[实用新型]直热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991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9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全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出部 直热式热泵 承重板 吊耳板 支撑框 空腔 热泵 空气能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冷凝水侵蚀 吊耳结构 工作效率 技术要点 内壁连接 上端开口 圆弧结构 左右两侧 前后面 蒸发器 散热 提手 吊装 搬运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加热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直热式热泵,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设于热泵机体左右两侧的支撑框和设于支撑框内的承重板,承重板上设置有伸出部,伸出部上端开口内部为空腔,伸出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吊耳板,第一吊耳板一面与伸出部内壁连接,另一面与承重板连接,第一吊耳板的下部为圆弧结构,热泵机体前后面均设有吊装凹槽。解决了现有直热式热泵吊耳结构过于简单,存在被蒸发器散热时产生的冷凝水侵蚀腐蚀的可能,且依托于提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加热装置,具体的讲是直热式热泵。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
空气能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制造相同的热水量,是一般电热水器的4-6倍,其年平均热效比是电加热的4倍,利用能效高。
直热式热泵是基于空气能的一种加热泵,具有体型小工作能效高等优点,但是其搬运多依托于人工进行搬运,其设置的吊装结构为简单的外置式吊耳环或者是提手,由于其内置的蒸发器在散热时会凝结液滴,对外置式吊耳存在腐蚀可能,同时依托于提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将吊耳结构进行内置设置,大幅降低被腐蚀几率的直热式热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直热式热泵吊耳结构过于简单,存在被蒸发器散热时产生的冷凝水侵蚀腐蚀的可能,且依托于提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提供直热式热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热式热泵包括设于热泵机体左右两侧的支撑框和设于支撑框内的承重板,承重板上设置有伸出部,伸出部上端开口内部为空腔,伸出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吊耳板,第一吊耳板一面与伸出部内壁连接,另一面与承重板连接,第一吊耳板的下部为圆弧结构,热泵机体前后面均设有吊装凹槽。
使用中,通过承重板上设置伸出部机第一吊耳板,使用中将吊绳从伸出部开口端插进,绕过第一吊耳板后再穿出并与提升机构连接即可完成吊装,同时在热泵机体前后面设置吊装凹槽使之在吊装提升时,对直热式热泵前后左右均可实现吊装,防止其意外晃动导致的损伤,解决了现有直热式热泵吊耳结构过于简单,存在被蒸发器散热时产生的冷凝水侵蚀腐蚀的可能,且依托于提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进一步的,吊装凹槽内设有基板、第二吊耳板、横板和加固斜板,基板焊接在吊装凹槽的槽底上,基板上连接有横板和第二吊耳板,且基板与横板连接成“L”形。加固斜板上端与横板的下表面连接,加固斜板下端与吊装凹槽开口的对侧面连接,第二吊耳板上设有通孔。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热泵机体上设置吊装凹槽,将基板、第二吊耳板、横板和加固斜板等结构设置在吊装凹槽中,可以有效降低吊耳在日常使用中被碰伤或者意外折断的几率,提高了吊耳使用寿命,便于直热式热泵再次吊起安装。
再则,采用基板、第二吊耳板、横板和加固斜板的设计,可以大幅提高第二吊耳板的稳定性,加固斜板对基板启动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相较于直接焊接其能承担更多的机械力,降低第二吊耳板折断的风险。
可选的,热泵机体上设有转轴,转轴位于吊装凹槽开口端的下方,转轴上连接有遮挡板,遮挡板与热泵机体接触。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遮挡板将第二吊耳板和外界进行隔离,进一步降低吊耳在日常使用中被碰伤或者意外折断的几率,提高了吊耳使用寿命,便于直热式热泵再次吊起安装。
进一步的,遮挡板远离转轴的一端上设有一号磁片,热泵机体上设有二号磁片,一号磁片和二号磁片位置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全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全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9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及纳米管电热能双源热泵系统
- 下一篇:地下水源热泵段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