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0921.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德林;罗宿;黎雄;钱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8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1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码 翻转平台 摆放 水平工作状态 铝型材框架 上料装置 移料机构 竖直 本实用新型 工作可靠性 导料槽 台面 平齐 上角 自动化 | ||
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角码摆放平台(71),角码摆放平台(71)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72);翻转平台(72)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72)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角码摆放平台(71)平齐对接;而当翻转平台(72)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角码导料槽(52)对接;所述角码摆放平台(71)上还设有移料机构(711),移料机构(711)的移料推动块(7111)将角码摆放平台(71)上的角码(6)推向翻转平台(7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上角码,节省了人力,且工作可靠性高,而成本却并不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铝型材(如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现通常是用通用加工中心来进行加工,需要人工配合操作,既耗人力又生产效率不高。
铝型材框架加工,以生产光伏组件边框型材的流水线为例,基本完成的工序是先将型材锯切成所需的长度,然后对型材进行钻孔等加工,接着在型材端部装配压铆上角码,最后再将多根型材拼装成框形。上述工序中装配角码的工序实现自动化难度最高,据申请人了解,现市场上还没见能自动化连续生产的装配角码的设备,现大多还是要人工向型材端部插入角码,然后要再移至压铆机上进行压铆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上料装置,实现自动化对生产线自动上角码,填补市场空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上料装置,所述铝型材框架生产线上设有角码导料槽;所述角码上料装置包括一供摆置一列列叠置好的角码的角码摆放平台,在角码摆放平台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与角码导料槽位置对应,所述翻转平台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使翻转平台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与角码摆放平台平齐对接;而当翻转平台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与所述角码导料槽对接;
所述角码摆放平台上与设翻转平台的那侧相背的一侧上设有移料机构,该移位机构包括移料推动块以及移料驱动装置,所述移料推动块沿接近于翻转平台的方向相对角码摆放平台上滑动,所述移料驱动装置驱动移料推动块,通过移料推动块将角码摆放平台上的角码推向翻转平台。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上角码,节省了人力,且工作可靠性高,而成本却并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该图中去除了压铆单元,主要是为了展示出塞角码单元的结构,该图表示的是角码还未塞入型材端部的状态;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三,该图中去除了压铆单元,主要是为了展示出塞角码单元的结构,该图表示的是角码已塞入型材端部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码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该图展示角码摆放平台及翻转平面的顶面结构,图中翻转驱动装置未画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码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该图展示角码摆放平台及翻转平面底部结构,图中翻转驱动装置未画出;
图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角码载具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