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2827.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强;王涛;张森;吴寒剑;张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环(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02;F02M3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郝彩华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第二腔室 隔板延伸 消声器 第一腔室 出气管 过渡管 进气管 腔室 壳体 迷路 三管 阻抗 流动方向顺序 本实用新型 消声器结构 穿过 方向顺序 间隔设置 内腔分隔 气流流动 气流噪音 体内气流 消声棉 贯穿 管壁 消声 填充 体内 | ||
1.一种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和与所述出气口连接的出气管、沿所述壳体内气流流动方向顺序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部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部顺序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延伸到所述第三腔室中,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部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部顺序穿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延伸到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消声器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消声棉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延伸到所述第三腔室中,另一端部贯穿所述第一隔板延伸到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过渡管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伸入到所述第三腔室中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三腔室的长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伸入到所述第一腔室中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腔室的长度的1/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伸入到所述第一腔室中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一腔室的长度的1/2,所述过渡管伸入到所述第三腔室中的长度为所述第三腔室的长度的1/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过渡管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管壁上的所述气孔的孔径和数量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过渡管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管壁上的所述气孔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位于所述过渡管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所述过渡管相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三腔室中的一端垂直于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一端垂直于所述第一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环(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环(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28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消音器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组两级抗性复合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