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探测超埋深管线的探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3030.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烜 |
主分类号: | G01V3/11 | 分类号: | G01V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极 接收线圈 壳体 探测架 本实用新型 操作构件 连接电缆 后盖板 内腔中 泡沫块 埋深 探测 连接器 夹持固定 壳体内腔 上下两端 无级调整 出线端 金属头 连接杆 探测井 阳螺纹 外周 支腿 配合 相通 出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超埋深管线的探极,包括探极主体和与探极主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和连接电缆,探极主体的前端具有金属头,还具有与探极主体相配合的探测架体,探测架体包括根支腿和平台,探测架体的平台上设有操作构件,探极主体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操作构件上,探极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中设有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泡沫块,块泡沫块将接收线圈夹持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接收线圈的末端引出连接电缆,壳体的后端具有后盖板,且位于后盖板处具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出线端,出线端的外周开有阳螺纹。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进入探测井的角度,同时能够摒弃人工放管,同时探极主体下落的距离能够实现无级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探极,具体涉及一种探测超埋深地下管线的深度和位置探测的探极。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但是随着现代基建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穿越河流、高速公路、地铁的管线现在有的埋深已经达到甚至超过20米,这么深的管道使用常规检测方法测量误差很大,甚至根本检测不到。这样,传统结构的探极就无法进行探测了。
中国专利CN201520358332.7公开了一种能够探测超埋深管线的探极,但是这种结构的探极在自身是无法进入到很深的探测井内进行探测的,依然要使用到加长装置,但是其公开的结构并不能够很好的连接加长装置,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管线的深度很长,单纯使用人工将探极伸入到其中进行探测,人工精度很差,探头经常容易擦碰到井壁,同时,水平调整的能力也是有缺陷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探测超埋深管线的探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探测超埋深管线的探极,包括探极主体和与探极主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和连接电缆,探极主体的前端具有金属头,还具有与探极主体相配合的探测架体,探测架体包括根支腿和平台,探测架体的平台上设有操作构件,探极主体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操作构件上,探极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中设有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泡沫块,块泡沫块将接收线圈夹持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接收线圈的末端引出连接电缆,壳体的后端具有后盖板,且位于后盖板处具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出线端,出线端的外周开有阳螺纹,连接电缆从出线端露出,连接杆的一端具有与出线端相配合的具有阴螺纹的连接盖,通过连接盖和出线端的配合,探极主体与连接杆装配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开有阳螺纹的装配盖,且装配盖上处有出线孔,连接电缆穿过连接杆的空腔,从出线孔处露出。
所述操作构件包括调平装置和放管装置,操作构件通过调平装置安装设置在探测架体的平台上,操作构件通过放管装置与连接杆装接。
所述调平装置包括装接板,调平装置通过装接板安装设置在探测架体的平台上,调平装置还具有调整板,装接板的下端表面设有关节腔,调整板的上端表面设有与关节腔相配合的球头,通过关节腔与球头的配合,调整板活动安装在装接板上,装接板与调整板之间还设有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为根,且根调节杆分布在装接板与调整板的四角,每根调节杆包括螺杆和螺母套,螺杆固定设置在装接板上,螺母套活动安装在螺杆上,还具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调整板上,另一端具有片夹持盘,螺母套的底部具有供固定杆穿过的套底板,且套底板位于片夹持盘之间。
所述放管装置包括操作固定套和下落管,固定套固定设置在调整板的下方,且下落管伸入到固定套的内腔中,固定套的两侧从上至下开有配合通孔,下落管的外周两侧具有拨杆,且个拨杆分别从与其对应的配合通孔露出,下落管的下端具有与连接杆的装配盖相配合的开有阴螺纹的下落管安装盖,连接杆与下落管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烜,未经刘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3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金属探测器
- 下一篇:配电线路电线杆用金属拉线器的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