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芯机的排烟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3307.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杨杰;赵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前进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B22C1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芯机 烟孔 排烟室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封闭盖 排烟管 流径 外室 烟口 烟气 环保技术领域 内室 滑动 分隔室 排出 机床 烟尘 残留 室内 车间 伤害 出口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芯机的排烟室,属于机床环保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射芯机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本排烟室包括内房和外房,内防内具有内室,射芯机设置在内室内,外房内具有外室,内房设置在外室,内房和外房之间还留有分隔室,内房上端开设有大烟口和小烟口,外房上端开设有大烟孔和小烟孔,小烟孔与小烟口之间通过一小流径排烟管连接,大烟孔与大烟口之间通过一大流径排烟管连接,大烟孔和小烟孔处还滑动设有一封闭盖,封闭盖的尺寸大于大烟孔到小烟孔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使射芯机生产后的烟尘从一个出口排出,然后能够防止烟气残留在车间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射芯机的排烟室。
背景技术
射芯机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这些烟尘积留在车间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现有技术中,除了在车间内装风扇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应对措施来排出这些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射芯机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射芯机的排烟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射芯机的排烟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房和外房,所述的内防内具有内室,射芯机设置在内室内,外房内具有外室,内房设置在外室,内房和外房之间还留有分隔室,内房上端开设有大烟口和小烟口,外房上端开设有大烟孔和小烟孔,小烟孔与小烟口之间通过一小流径排烟管连接,大烟孔与大烟口之间通过一大流径排烟管连接,大烟孔和小烟孔处还滑动设有一封闭盖,封闭盖的尺寸大于大烟孔到小烟孔的距离,分隔室内还设有一工件放置箱,工件放置箱内具有用于安放工件的容腔,工件放置箱的上顶面开设有一散烟口,外房的上端还开设有一散烟孔,散烟口与散烟孔之间通过一工件排烟管连接。
所述的工件放置箱上还设有一分隔板,分隔板将容腔分成上下两个子腔,分隔板的侧壁设有缺口,缺口下方设有顶块,顶块通过一顶压电机驱动上升或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使射芯机生产后的烟尘从一个出口排出,然后能够防止烟气残留在车间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分隔板及顶块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内房;2、外房;3、内室;4、外室;5、小流径排烟管;6、大流径排烟管;7、封闭盖;8、工件放置箱;9、工件排烟管;10、分隔板;11、缺口;12、顶块;13、顶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射芯机的排烟室包括内房1和外房2,内防内具有内室3,射芯机设置在内室3内,外房2内具有外室4,内房1设置在外室4,内房1和外房2之间还留有分隔室,内房1上端开设有大烟口和小烟口,外房2上端开设有大烟孔和小烟孔,小烟孔与小烟口之间通过一小流径排烟管5连接,大烟孔与大烟口之间通过一大流径排烟管6连接,大烟孔和小烟孔处还滑动设有一封闭盖7,封闭盖7的尺寸大于大烟孔到小烟孔的距离,分隔室内还设有一工件放置箱8,工件放置箱8内具有用于安放工件的容腔,工件放置箱8的上顶面开设有一散烟口,外房2的上端还开设有一散烟孔,散烟口与散烟孔之间通过一工件排烟管9连接。
射芯机在小功率生产加工时,封闭盖7将大烟孔封闭,内房1的烟尘直接通过小流径排烟管5排出;而当射芯机在大功率生产加工时,封闭盖7将小烟孔封闭,内房1的烟尘直接通过大流径排烟管6排出。
在人们将射芯加工完成后的原料拿出时,先放置在工件放置箱8的容腔内,在重力作用下残留在原料上的烟气会从工件排烟管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前进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前进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3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