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3612.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念 |
主分类号: | F16D1/068 | 分类号: | F16D1/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编织结构 刺辊 连接结构 尖刺 外接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 抗疲劳能力 结构体 抗冲击 抗剪切 抗扭转 刺入 抗拉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所述刺辊接头是在接头的外接面上设有多个尖刺;而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是将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套接在前述刺辊接头的外接面上,且所述接头上的尖刺刺入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的厚度方向,以增强三维编织结构体与刺辊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体的抗拉/压、抗剪切、抗扭转、抗冲击、抗疲劳能力,并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三维编织结构体进行连接的接头,例如,可设置于转轴端部,以利于与三维编织结构体进行动力连接。
背景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良好的抗疲劳性、可设计性等优异特性,使用复合材料编织而成的三维编织结构体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
在结构设计中,虽然使用复合材料编织而成的三维编织结构体的发展方向是力求实现结构的整体性,不用或者少用连接件,以减轻结构的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结构的效率,但由于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结构设计、工艺、检验、运输和维修方面的需要,必然存在多种接口。因此,在三维编织结构体的结构设计中,接头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目前的三维编织结构体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胶接、机械连接以及胶-螺(或胶-铆)混接等。
胶接方式由于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不同,会导致胶接面的力学性能较弱。同时可能存在复合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电位差导致腐蚀现象发生,以及由于热膨胀特性的不同导致热失配现象。
机械连接方式一般有如打孔或编织耳片等,打孔方式存在对复合材料纤维的损伤,而编织耳片的复杂度较高。
胶接和机械连接混合的模式目前较多采用胶-螺或胶-铆,虽然带来了双重保险,也同时遗传了二者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辊接头及其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所述刺辊接头的外接面上设有多个尖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套接在所述刺辊接头的外接面上,且所述刺辊接头上的尖刺刺入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的厚度方向。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与刺辊接头通过胶粘剂或树脂材料固化为一体。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三维编织结构体在刺辊接头的外接面上直接编织而成。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刺辊接头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尖刺与刺辊接头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尖刺与刺辊接头通过焊接、铆接、卡接、胶接、螺纹连接、3D打印、烧蚀或腐蚀的方式与接头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刺辊接头的内部或端部形成有螺纹、键槽、孔、法兰或可焊接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强三维编织结构体与刺辊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抗拉/压、抗剪切、抗扭转、抗冲击、抗疲劳能力,并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刺辊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刺辊接头与三维编织结构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念,未经刘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3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