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定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4560.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7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张旋;张开元;刘昕;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1 | 分类号: | A61B90/1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螺母座 第二滑块 转动连接 第一滑块 支撑座 立体定位仪 滑动连接 螺纹连接 注射机构 支撑台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限位杆 支撑 注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定位仪,包括支撑台、支撑座、支撑块、调节机构和注射机构;支撑座与支撑台滑动连接,支撑块与支撑座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杆和第一滑块;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座螺纹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螺母座、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块,第二螺母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螺杆与第二螺母座螺纹连接,第二螺杆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限位杆滑动连接;注射机构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可以实现全方位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定位仪。
背景技术
脑立体定位仪是利用颅骨外面的标志或其它参考点所规定的三度坐标系统,来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以便在非直视暴露下对其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注药物、引导电位等研究。动物脑立体定位仪是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和神经外科等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设备,用于对神经结构进行定向的注射、刺激、破坏、引导电位等操作,可用于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内肿瘤模型建立,学习记忆,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缺血等研究。
目前的脑立体定位仪由于调节机构有一定高度,但是注射针的长度有限,所以注射针的调节范围相当有限,无法实现大角度的倾斜注射,所以往往需要通过调整老鼠的位置来适应注射针的位置,在临床实验时非常不方便;同时由于调节机构只能实现注射针的前后移动以及竖直面上的转动,无法实现注射针水平方向的转动,所以需要从不同方向注射时要用到多台定位仪,一方面会导致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占地面积大,影响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注射的立体定位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定位仪,包括支撑台、支撑座、支撑块、调节机构和注射机构;所述支撑座与支撑台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螺母座上固定有若干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自由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螺母座、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螺母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座上固定有若干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注射机构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效果是:通过移动支撑座,立体定位仪能前后移动;通过调节第一螺杆,能带动第一滑块上下移动;通过调节第二螺杆,能带动第二滑块及注射机构左右移动;通过转动支撑块,可实现立体定位仪左右和上下转动;通过转动注射机构,可实现注射机构前后转动。即通过设置一台立体定位仪可实现不同方向的注射,而且注射机构调节的角度范围较大,方便进行实验。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台,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低于定位台的台面。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能更加快速的利用调节机构调节注射机构的注射角度,而且在调节量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大角度倾斜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凸”形滑槽,所述支撑座下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设置于“凸”形滑槽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移动调节机构更加方便,同时凸块增加了支撑座与支撑台的接触面积,确保支撑座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凸”形槽,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第一“凸”形槽内;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凸”形槽,所述第二螺杆上固定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转动设置于第二“凸”形槽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转动第一螺杆可以使第一转动块推动第一滑块上下移动,转动第二螺杆可以使第二转动块推动第二滑块上下移动,调节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4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椎间孔镜立体影像定位仪
- 下一篇:一种下肢悬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