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天线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5226.8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国;盛友旭;章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天线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天线控制盒。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控制盒主控板,所述的控制盒主控板连接有天线端,控制盒主控板和天线端分别和DC/DC转换模块相连,DC/DC转换模块和开关板相连,开关板通过AC/DC转换模块和交流电接口端相连,控制盒主控板包括主控MCU模块,主控MCU模块通过RS‑422通讯模块和天线端相连,主控MCU模块上连接有信号接收和转发模块,盒体上设有与主控MCU模块相连的显示模块。优点在于:通过交流电直接供电,内置整流与过压保护,安全性高,通过标准F头可将控制盒当做信号转接器使用。OLED彩屏显示模块便于人机交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导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天线控制盒。
背景技术
船载卫星电视天线是一种具有自动搜寻、锁定、跟踪目标卫星功能的智能型卫星天线,该设备安装在船舶上,能够根据船体的运动、摇摆等情况,实时调整天线的接收角度,使天线始终对准卫星方向,从而保证卫星信号的不间断传输。设计高性能的船载卫星天线控制盒除了具有保护性、耐冲击性、安全性等功能外,从经济效益上考虑,高温高湿、高紫外线的恶劣气候等产生破坏性影响,延长整个系统各部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和操作成本、简化设计、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天线表面和位置的精确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优点,由此可见,控制盒设计是船载卫星天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卫星天线控制盒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体积较大,设计不够紧凑,盒体供电安全系数低,稳定性差,功能单一,这样对卫星天线控制盒的使用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卫星接收装置[申请号:201520229683.8],包括卫星天线平台、卫星控制盒、卫星接收器和卫星显示器,所述的四个主要设备之间为两两串联的关系,所述的卫星天线平台与卫星控制盒之间通过双F头高频电缆连接,所述的卫星控制盒与卫星接收器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所述的卫星接收器与卫星显示器之间通过VCR连接线连接,所述的卫星显示器带有AV接口。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卫星天线控制盒设计不够紧凑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盒体供电安全系数低,稳定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电安全系数高的卫星天线控制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卫星天线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内设有控制盒主控板,所述的控制盒主控板连接有天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主控板和天线端分别和DC/DC转换模块相连,所述的DC/DC转换模块和开关板相连,所述的开关板通过AC/DC转换模块和交流电接口端相连,所述的控制盒主控板包括主控MCU模块,所述的主控MCU模块通过RS-422通讯模块和天线端相连,且所述的主控MCU模块上连接有信号接收和转发模块,所述的盒体上设有与主控MCU模块相连的显示模块。
在上述的卫星天线控制盒中,所述的主控MCU模块为STM32芯片。
在上述的卫星天线控制盒中,所述的盒体上设有F接头,且所述的F接头和信号接收和转发模块相连。
在上述的卫星天线控制盒中,所述的开关板内置有整流模块和过压保护模块。
在上述的卫星天线控制盒中,所述的显示模块为OLED彩屏。
在上述的卫星天线控制盒中,所述的交流电接口端的电压为AC220V;且所述的DC/DC转换模块和控制盒主控板或天线端相连的输出端的电压为DC24V。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交流电直接供电,内置整流与过压保护,安全性高,通过标准F头可将控制盒当做信号转接器使用。OLED彩屏显示模块便于人机交互,使用实时操作系统进行图形化,数字化的数据反馈,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了解天线运行状态,为后期维护带来很大便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5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