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5332.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强;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控制按钮 蜂鸣器 壳体 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控制器本体 智能控制板 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电池 控制装置结构 智能家居终端 本实用新型 集中控制 警报系统 智能设备 电连接 穿设 挂绳 手机 外型 吊环 紧凑 警报 体内 直观 配合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智能控制板、电池和蜂鸣器,壳体上嵌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四周设有若干控制按钮,智能控制板与电池、蜂鸣器、显示屏以及各控制按钮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用户可直接通过控制按钮和显示屏集中控制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内的所有智能家居终端,无需借助手机等智能设备,操作简单直观;其次,蜂鸣器可与智能家居的警报系统相配合,对居住环境内出现的危险发出警报,使用户即使不在家也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危险,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装置结构紧凑、外型小巧,且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绳的吊环,从而实现对智能家居随时随地的掌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将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步到了各种家用设备中,具有高效、舒适、方便等特点。目前的智能家居很好地改善了传统家居的缺点,让用户拥有更方便、灵活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无线遥控,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等,能够将各个设备联合起来配合使用;然而,随着家庭中的智能家居终端越来越多,如何对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内的所有智能家居终端进行统一、集中、方便的控制是一个新的难题。现有的控制方式一般是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固定式的控制台进行操作,前者方便携带,但是需要单独打开操作系统,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操作繁琐;后者便于操作,但是又不能移动和携带,实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操作简单直观,老人小孩也能轻松的使用,且结构紧凑、外型小巧,便于随身携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智能控制板、电池和蜂鸣器,所述壳体上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四周设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智能控制板与所述电池、所述蜂鸣器、所述显示屏以及各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绳的吊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智能控制板电连接的通讯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嵌设有与所述智能控制板电连接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嵌于所述壳体的同一表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为蓄电池,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本体还配备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腕带的第一端均设有弹扣,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弹扣相对应的插口,所述弹扣插接于所述插口内将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腕带设有卡扣,所述第二腕带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调节孔,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调节孔内将所述第一腕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腕带的第二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均为硅胶腕带。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智能控制板、电池和蜂鸣器,壳体上嵌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四周设有若干控制按钮,智能控制板与电池、蜂鸣器、显示屏以及各控制按钮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用户可直接通过控制按钮和显示屏集中控制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内的所有智能家居终端,无需借助手机等智能设备,操作简单直观,老人小孩也能轻松的使用;其次,蜂鸣器可与智能家居的警报系统相配合,对居住环境内出现的危险发出警报,使用户即使不在家也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危险,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装置结构紧凑、外型小巧,且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绳的吊环,用户可通过吊环将该智能家居控制装置挂在钥匙串或者包袋上,从而实现对智能家居随时随地的掌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5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