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7520.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钟逸欢;吕全彬;刘正茂;林海涛;郭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聚能 聚能槽 本实用新型 抗菌不粘锅 内表面 熔射层 结构及材料 耐磨性 不粘涂层 底部中心 抗菌涂层 客户需求 逐渐增大 不粘 覆盖 锅壁 均温 抗菌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主要有锅体,所述锅体底部的内表面设有熔射层,熔射层上方覆盖有不粘涂层,所述锅壁的内表面覆盖有抗菌涂层,锅体底部的外表面设有由若干聚能槽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聚能网,聚能槽由锅体底部的中心往外侧逐渐增大,且聚能槽不延伸至锅体底部中心。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及材料特性,不仅具有抗菌、不粘功能,同时还具有硬度高、聚能均温、耐磨性强等有益效果,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粘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
背景技术
不粘锅即做饭不会粘锅底的锅,是因为锅底采用了不粘涂层,常见的、不粘性能最好的有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其次还有特殊工艺的铁锅和不锈钢锅。不粘涂层除了要起到耐磨、耐高温、耐腐蚀性等性能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及耐氧化性,且不粘涂层与抗菌涂层通常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据了解,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具备抗菌及不粘两大功能的陶瓷锅。另外,不粘涂层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脱落,在烹饪时脱落容易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且现有的不粘锅的导热性能差、热效率低,热量容易流失,无形之中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以使锅体具备抗菌及不粘功能,同时提高其热效率,保证其烹饪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主要有锅体,所述锅体底部的内表面设有熔射层,熔射层上方覆盖有不粘涂层,所述锅壁的内表面覆盖有抗菌涂层,锅体底部的外表面设有由若干聚能槽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聚能网。
进一步的,聚能槽由锅体底部的中心往外侧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聚能槽不延伸至锅体底部中心。
上述熔射层为Al2O3、SiO2的混合粉末熔射层。
进一步的,不粘涂层为包括A剂、B剂、C剂的陶瓷涂料,其中,A剂为占不粘涂层重量百分比30-60%的碱性氧化硅溶胶;B剂为占不粘涂层重量百分比15-30%的硅烷和5-10%的氧化锆溶胶;C剂为占不粘涂层重量百分比1-3%的甲基硅油、0.5-2%的含氢硅油、3-5%的异丙醇。
进一步的,抗菌涂层为载锌抗菌剂、载银抗菌剂、氧化锌抗菌剂中的一种。
一种聚能抗菌不粘锅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如下:
(1)将锅体底部外表面进行开槽,形成具有若干聚能槽的聚能网;
(2)在锅体内表面上喷射SiO2过渡薄层,然后喷射以α-Al2O3为主、SiO2为辅的混合粉末熔射层,最后喷射α-Al2O3熔射层并进行烘烤;
(3)将不粘涂层的A剂、B剂混合均匀,熟化4-8h后过滤,在C剂熟化搅拌4-8h后,将AB混合剂挤入C剂中一同搅拌30min以上;
(4)用80-120目的金刚砂或玻璃砂在陶瓷内锅内表面进行喷砂并做清洁处理,然后将该已喷砂的陶瓷锅预热至45-55℃,而后喷涂不粘涂层,然后将陶瓷锅在60-80℃下干燥6-15min,再进行260-300℃烧结成型;
(5)在锅壁上喷涂抗菌涂层,在120-150℃的温度下干燥12h以上即可。
上述骤(2)中SiO2作为辅料时,SiO2占混合粉总量的20%。
上述步骤(2)中最后喷射的α-Al2O3熔射层占总熔射层厚度的6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7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汤锅
- 下一篇:一种网纹均温不粘陶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