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的转盘集中式抽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8839.7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啸;房传球;唐兴顶;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41/02;F04B39/12;F04B39/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王建平 |
地址: | 52353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真空组件 转盘 供气管道 真空连接管 抽真空 压缩机 抽真空装置 第一电磁阀 集中式 本实用新型 独立可控 生产设备 转动连接 分管道 工作位 真空泵 主管道 处理器 通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抽真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转盘集中式抽真空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转盘、供气管道、用于连接供气管道与外界工作位的分管道及抽真空组件;述供气管道设置于转盘;抽真空组件包括设于机架的真空泵处理器、第一主管道、第一真空连接管、第二真空连接管及设于第二真空连接管的第一电磁阀;有益效果:通过将转盘、抽真空组件及供气管道分离,实现抽真空的速率提高的目的,每组抽真空组件均配有第一电磁阀,控制每套抽真空组件的通断,使得每套抽真空组件独立可控,互相不受影响,抽真空效果明显改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抽真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转盘集中式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加工工件进行抽真空处理,传统抽真空系统的结构是正中心为气体型腔,周边布满分支管路,支管既是抽真空又是充气管路,同时也是转盘的支撑骨架,每套支管不能独立可控且相互影响,抽真空的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转盘集中式抽真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缩机的转盘集中式抽真空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转盘、连接于转盘的供气管道、用于连接供气管道与外界工作位的分管道及抽真空组件;
所述供气管道设置于转盘;
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设于机架的真空泵处理器、第一主管道、用于连接真空泵处理器与第一主管道的第一真空连接管、用于连接第一主管道与外界的工作位的第二真空连接管及设于第二真空连接管的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管道呈环状,供气管道围绕转盘的转动轴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管道设置于转盘,第一主管道呈环状,第一主管道围绕转盘转盘的转动轴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及连接头,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连接头连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通过三相接头分别连接第二真空连接管及第二管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供气管道连接的气源接入管及设于气源接入管的气量控制阀,所述气源接入管设于转盘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处理器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机架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通过管道连接真空泵处理器,另一个开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真空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转盘、抽真空组件及供气管道分离,实现抽真空的速率提高的目的,每组抽真空组件均配有第一电磁阀,控制每套抽真空组件的通断,使得每套抽真空组件独立可控,互相不受影响,抽真空效果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转盘 2—供气管道 3—分管道
31—第一管道 32—第二管道 33—第三管道
34—连接头 4-抽真空组件 41—真空泵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8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充气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于移动的卧式真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