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30264.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章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框架 氟塑料管 换热管束 保护盖板 限位板 垂直 换热介质进口 液-液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壳式换热器 沿宽度方向 处理料液 强腐蚀性 液换热器 出口端 穿管槽 氟塑料 小圆孔 有效地 薄壁 两臂 微管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器,能够解决现有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不能有效地大幅度的提高或降低具有强腐蚀性的大体积的待处理料液的温度的问题。包括由多根氟塑料薄壁微管组成的换热管束,其两端为换热介质进口端和出口端,该换热管束呈U型分布,其两臂上设有长方体垂直保护框架,底部设有长方体水平保护框架,该水平保护框架内沿宽度方向固定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上设有供换热管束通过的中央穿管槽,所述水平保护框架上面铺设有保护盖板,所述垂直保护框架、水平保护框架、限位板和保护盖板上均开设阵列小圆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轻工、制药、农药、制碱、染料、冶金及电镀生产中具有强腐蚀介质的液-液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国家对环保的进一步重视,加之节能减排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使得传统的金属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钛等)换热器在强酸碱性和强氧化性换热体系中易于腐蚀、结垢和使用寿命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氟塑料换热器随着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氟塑料换热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强腐蚀介质中的防腐换热设备,目前的研究主要作为高效烟气换热器设备的换热元件,用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进一步除尘,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氟塑料换热器采用氟塑料作为换热材质,主要是由于氟塑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如: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可耐所有酸、碱、盐及其它一切化学药品)、表面不粘性(表面不易沾污结垢,具有自清洁作用),耐热性能好(使用温度在-200~200℃范围),耐老化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户外使用寿命长达20年)、质量轻、摩擦系数小等优点。
目前,氟塑料换热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烟气换热器设备的换热元件。但氟塑料换热器作为用于化工、轻工、制药、农药、制碱、染料、冶金及电镀生产中具有强腐蚀介质的液-液换热器设备的换热元件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开发新型的氟塑料换热设备已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适于大容量恒体积强腐蚀液体的恒高温或恒低温要求的热交换处理的氟塑料管式换热器还未见报道。化学惰性材料氟塑料换热器对加热溶液酸碱腐蚀性体系没有特殊要求,用氟塑料薄壁微管制作大容量恒体积强腐蚀液体的换热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器,能够解决现有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不能有效地大幅度的提高或降低具有强腐蚀性的大体积的待处理料液的温度的问题,克服现有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对从常温升到几十度甚至上百度的溶液的升温或从几十度甚至上百度的溶液降到常温和更低温度就显得极为不适应和达不到要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器,包括由多根氟塑料薄壁微管组成的换热管束,其两端为换热介质进口端和出口端,该换热管束呈U型分布,其两臂上设有长方体垂直保护框架,底部设有长方体水平保护框架,该水平保护框架内沿宽度方向固定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上设有供换热管束通过的中央穿管槽,所述水平保护框架上面铺设有保护盖板,所述垂直保护框架、水平保护框架、限位板和保护盖板上均开设阵列小圆孔。
优选的,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连接法兰分别连接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管板和压板,所述管板、压板上均设有与氟塑料薄壁微管相对应的开孔,所述换热管束的氟塑料薄壁微管穿过所述管板开孔并形成翻边,所述压板通过沉头螺钉与所述管板连接,并将所述氟塑料薄壁微管的翻边紧紧压在该压板和管板之间使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师范学院,未经天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30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