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电金属棒组件、节电装置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0072.8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纳撒尼尔.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撒尼尔.布朗;约翰尼.帆锋.梁 |
主分类号: | H01B1/04 | 分类号: | H0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程钢 |
地址: | 美国德克萨斯***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电装置 金属棒 节电 制备方法和应用 软性材料层 硬性材料层 节电效果 节能领域 软性材料 依次设置 硬性材料 组件包括 过渡层 合金 选材 融合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电金属棒组件、节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节能领域。本发明节电金属棒组件包括由依次设置的软性材料层、由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相互融合形成的过渡层、硬性材料层组成;所述软性材料层的材料为Pb,所述硬性材料层的材料为包括Ti,V,Pb,Ni,Fe,Cu,Cr的合金。本发明的节电装置从选材以及工艺上双重改进,节电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电金属棒。
背景技术
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目前发电大多靠燃媒,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按现在消耗速度计算,全球的煤碳将在250年内用尽,节约用电可以减少酸雨,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能强烈地腐蚀建筑物、使土壤和水质酸化、粮食减少产、草木鱼虾死亡;节约用电可减缓地球变暖,煤炭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像玻璃罩子一样阻断地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还会使气候变得异常,发生干旱或洪涝,还会使冰山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便会面临消失的困境;节约用电可有效减轻雾霾,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悬浮颗粒物,即现在比较流行的雾霾,当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节电还可以使发电、输电、变电、配电所需要的设备容量减少,使用户费支出减少,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造,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节约用电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环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现有技术的节能方法很多,但节能的手段都不甚理想,因此最终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3138257A公开一种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节电器内设置有对用户电源质量进行分析的数字监控器,节电器一端设置有与节电器相连接的进线。该现有技术的装置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具有一定的节电效果,但由于该装置的选材以及工艺的限制,导致节电效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节电装置由于选材以及工艺的限制导致的节电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节电金属棒组件、节电装置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电金属棒组件,由依次设置的软性材料层、由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相互融合形成的过渡层、硬性材料层组成,所述过渡层与电流方向相平行;所述软性材料层的材料为Pb,所述硬性材料层的材料为包括Ti,V,Pb,Ni,Fe,Cu,Cr的合金。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硬性材料中的Ti,V,Pb,Ni,Fe,Cu,Cr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36%,0.9%,25-45%,15-35%,10-20%,5-14%,5-15%。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硬性材料还包括如下组分:Si、Mn、Nb。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节电金属棒组件的长度为127-155mm,所述节电金属棒组件的宽度为1.5-3mm。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渡层为在制备过程中,于软性材料层和硬性材料层之间由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的熔融态相互融合而形成;制备时,熔融态的软性材料层的厚度为0.5-1mm,熔融态的硬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5-3mm。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节电金属棒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金属线,所述导电金属线为铜线,分别用于连通电源和用电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棒节电装置,采用上述的节电金属棒组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节电金属棒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金属线,所述导电金属线为铜线,分别用于连通电源和用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撒尼尔.布朗;约翰尼.帆锋.梁,未经纳撒尼尔.布朗;约翰尼.帆锋.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