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装置的复位方法、复位装置及复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1502.8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装置 复位 方法 系统 | ||
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复位方法、复位装置及复位系统,复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成像设备向数据存储装置(200)发送的指令(步骤S1);获取数据存储装置(200)中第一地址的数据(步骤S2);判断指令是否为读取数据存储装置(200)中第二地址的数据的指令(步骤S3);若是,则切断成像设备与数据存储装置(200)的通信,并将第一地址的数据发送至成像设备(步骤S4);接通成像设备与数据存储装置(200)的通信,通过成像设备对数据存储装置(200)的进行复位(步骤S5)。通过成像设备与数据存储装置(200)的自身通信规律及加密算法来实现复位,由于成像设备本身知道数据存储装置的加密算法及秘钥,无需破解对数据存储装置(200)的加密算法,就能实现对数据存储装置复位,复位效率及成功率均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成像设备的数据存储装置的复位方法、应用了该方法的复位装置及包含了所述复位装置的复位系统。
背景技术
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多功能文字处理机等成像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及家庭等场合。成像设备中一般都设置有成像盒(例如墨盒、碳粉盒等)、成像材料(墨水、碳粉等)及数据存储装置(例如耗材芯片等)等耗材,所述成像材料装在成像盒内,数据存储装置安装在成像盒上。所述成像盒、成像材料及数据存储装置都可以更换。其中数据存储装置存储有与成像盒相关的数据,如:成像盒厂家代码、序列号、版本、生产日期、型号、特性参数、耗材容量、以及耗材的消耗量等信息。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随着打印机的不断普及,应用于成像设备的打印机耗材的消耗量不断提高,若在成像盒中的成像材料消耗完了之后,将安装在成像盒上的数据存储装置(如包括IC(integrated circuit)的芯片以及对应的外围电路)也连同废成像盒一同丢弃,则会造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及提高消费者的经济压力。目前虽然可以对废弃后的旧数据存储装置进行复位,实现对废弃旧数据存储装置的重复利用。但有些数据存储装置加密程度高,不容易破解,利用现有的复位方法对于加密程度高的旧数据存储装置复位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位成功率较高的数据存储装置复位方法、应用该复位方法进行复位的复位装置及复位系统,所述复位方法无需破解数据存储装置的加密算法就能实现对数据存储装置进行复位。
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复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成像设备向数据存储装置发送的指令;
获取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一地址的数据;
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读取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二地址的数据的指令;
若是,则切断成像设备与数据存储装置的通信,并将第一地址的数据发送至成像设备;
接通成像设备与数据存储装置的通信,通过成像设备对数据存储装置的进行复位。
优选地,若所述指令是读取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二地址的数据的指令包括时,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成像设备接收第一地址的数据;
对第一地址的数据进行验证之后生成复位数据。
优选地,所述通过成像设备对数据存储装置的进行复位的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成像设备根据写入第二地址的数据的指令将复位数据发送至数据存储装置;
将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二地址的数据替换成复位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地址的数据为耗材消耗量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对第一地址的数据进行验证之后生成复位数据的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成像设备对第一地址的数据进行验证之后,自动将第二地址的消耗量数据识别为原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1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压电致动器
- 下一篇:再转印卡片打印机中的污染物控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