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啮合链条以及可动体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343.3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饵取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
主分类号: | B66F7/12 | 分类号: | B66F7/12;F16G13/06;F16G13/07;F16G1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链条 以及 可动体 移动 装置 | ||
一种啮合链条(12),其具有至少一对能进退的链条部件(12a、12b)。链条部件(12a、12b)具备:多个链节板(21,22),分别具有一对销孔(23a、23b);以及多个连接销(24)。多个链节板(21,22)在销孔(23a、23b)中被连接销(24)旋动自如地串联连接。一对销孔(23a、23b)排列配置于进退方向(Z),并且大小互不相同。各链条部件(12a、12b)的各连接销(24)密嵌于在进退方向(Z)相邻的2个链节板(21,22)之中的其中一方的链节板的销孔(23a、23b)之中的较小的销孔(23a),并且游嵌于另外一方的链节板的销孔(23a、23b)之中的较大的销孔(23b)。在链条部件(12a、12b)彼此啮合而一体化的状态下,相对向的连接销(24)彼此对于销孔(23a、23b)的嵌合状态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啮合链条以及使用该啮合链条来移动可动体的可动体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啮合链条,已知有组装于啮合链条式驱动装置来使用的链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啮合链条式驱动装置中,通过驱动可进退的一对啮合链条,从而使升降台升降。一对啮合链条随着往前进方向的移动相互啮合而一体化,另一方面,随着往后退方向的移动解除啮合而分歧。
这样的啮合链条,由在长边方向相连的多个外链节板和多个内链节板形成。多个外链节板以及多个内链节板分别具有一对销孔。在长边方向相邻的外链节板和内链节板通过在各自的销孔中插入连接销而能弯曲地连接。多个外链节板配置在链条的宽度方向上,在链条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各对外链节板之间配置有内链节板。在链条的宽度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外链节板以及多个内链节板的销孔中插入共通的连接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89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啮合链条中,位于链条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中最外侧的外链节板所具有的一对销孔、和内链节板所具有的一对销孔的大小不同。因此,无法将外链节板和内链节板设为相同构成(共通零件)。因此,存在着难以减少构成啮合链条的零件种类的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存在于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成链条部件的零件种类的啮合链条以及可动体移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于下述,针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以及其作用效果加以记载。
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啮合链条,其具有至少一对能进退的链条部件,成对的链条部件彼此往前进方向移动而相互啮合成一体化,另一方面,所述链条部件彼此从该一体化的啮合状态往后退方向移动解除啮合而分歧,各链条部件具备:多个链节板,分别具有一对销孔;以及多个连接销,并且各链条部件通过所述多个链节板彼此在所述销孔中被所述连接销旋动自如地串联连接而形成,各链节板的所述一对销孔排列配置于所述链条部件的进退方向,并且大小互不相同,各链条部件的多个连接销分别密嵌于在所述进退方向相邻的2个链节板之中的其中一方的链节板的一对销孔之中的较小的销孔,并且游嵌于另外一方的链节板的一对销孔之中的较大的销孔,在所述链条部件彼此啮合而一体化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进退方向以及所述连接销延伸的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向的连接销彼此对于销孔的嵌合状态相同。
根据此构成,由于能够将构成成对的链条部件之中的其中一方的链条部件的链节板和构成另外一方的链条部件的链节板设为相同构成(共通零件),故能够减少构成链条部件的零件种类。
在上述啮合链条中,优选为,各链节板具有爪部,成对的链条部件彼此通过其中一方的链条部件的链节板的爪部和另外一方的链条部件的链节板的爪部互相啮合而一体化,在各链节板中,所述爪部配置于与所述一对销孔之中较小的销孔之间的距离比与较大的销孔之间的距离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条,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送系统
- 下一篇:工艺、结构以及超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