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方法和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430.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伟;王桂文;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方法 装置 | ||
一种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信息采集设备上报的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信息(Sll);将所述生理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身体健康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判断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S12);当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异常时,进行异常告警(S13)。还提供了一种监测装置。所述监测方法和监测装置实现了自动监测、自动告警,并且不受限于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的距离,可有效防止老人、儿童等监测对象走丢或被拐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和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忙碌,难以全天候的细心照顾老人或儿童,时有老人、小孩走丢的情况,甚至出现儿童被拐骗的悲剧。针对前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针对老人和儿童的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种监测方案,是通过监测对象主动向监护人上报告警信息来实现监测。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378951.1中国专利,需要儿童在遇到危险时及时通过报警器告知监护人。但这种方案只能被动接收监测对象上报的告警信息,不能主动发现异常状况,存在告警不及时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危险情况下,当事人根本不能或者没有机会主动上报。
另一种监测方案,是通过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在监护人的设定范围内,当超出设定范围时则进行告警提示来实现监测。例如,申请号为CN201310647844.0的中国专利,依据儿童携带的信号接收装置在大人携带的信号发射装置的信号发射范围外时进行告警,从而实现防走丢功能。但这种方案受限于监测对象和监护人的距离,适用范围较窄,准确性低。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监测方案,实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性较低。
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方法和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案实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信息采集设备上报的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信息;
将所述生理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身体健康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
当所述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异常时,进行异常告警。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信息采集设备上报的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信息;
第一分析判断模块,设置为将所述生理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身体健康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
异常告警模块,设置为当所述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异常时,进行异常告警。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监测方法,通过采集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信息,将生理参数信息输入到预设的身体健康指数模型中来分析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当判定监测对象的身体状态异常时,则及时进行异常告警,从而有效防止老人、儿童等监测对象走丢或被拐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方法完全实现了自动监测、自动告警,并且不受限于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的距离,大大扩大了适用范围,提升了监测的实用性、实时性和准确性。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建模的方式,构建监测对象特有的身体健康指数模型和日常活动轨迹分布模型,并且可以在监测过程中利用采集的生理参数信息和日常活动信息及环境信息持续调整和更新身体健康指数模型和日常活动轨迹分布模型,使得两种模型处于不间断的学习状态,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元件安装装置和元件安装方法
- 下一篇:美容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