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性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759.5 | 申请日: | 201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4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洋介;池田徹;府川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B32B3/30;B32B7/023;G02B1/113;G02B1/115;H01L51/50;H05B3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结构 | ||
提供一种低雾度且低闪光性的透光性结构体。一种透光性结构体,其在表面具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含利用激光显微镜测定所述凹凸结构而得到的表面形状(a)的承载部高度+0.05μm的高度处的直径为1μm以上的第一凸部5a,第一凸部5a的直径的平均值为1.000μm~16.000μm,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表面形状(a)进行滤波,得到平滑图像(b),将从表面形状(a)的XYZ数据中减去平滑图像(b)的XYZ数据而得到的、分散有多个凸部的图像(c)中,将承载部高度设定为0时,所述多个凸部包含高度0.01μm处的直径为0.4μm以上的第二凸部5b,第二凸部5b的密度为0.023个/μm2~7.210个/μm2,且第二凸部5b的高度0.01μm处的截面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0.900%~90.0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雾度(ヘイズ率)且具有低闪光(ぎらつき)性的防眩性的透光性结构体。
背景技术
安装于各种设备(电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话、车辆等)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中,室内照明(荧光灯等)、太阳光等的外部光映射至显示面时,由于反射像而导致视觉辨认性降低。
为了抑制外部光的映射,进行以下操作:对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基材(玻璃板等)的表面实施防眩处理。防眩处理为在表面设置凹凸,并通过该凹凸使入射光散射的处理。通过入射光漫反射,反射像变得不清楚,抑制外部光的映射。作为防眩处理而言,已知:对基材的表面进行蚀刻的方法、在表面设置具有凹凸的防眩层的方法。作为防眩层的形成方法而言,已知通过喷涂法将含有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物等二氧化硅前体的涂布液涂布在基材上,并进行烘烤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对基材的表面实施防眩处理时,雾度增大,存在图像的视觉辨认性降低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提出了如以下的(1)~(3)所述的具有减反射性的防眩性物品。在所述防眩性物品中,通过具有减反射性,抑制了入射光的反射,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光的透射率提高,图像的视觉辨认性提高。
(1)一种防眩·减反射构件,其具有:在表层设置有具有凹凸结构的防眩层的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防眩层之上的减反射层(专利文献2)。
(2)一种触摸式屏幕,其具有防眩层,所述防眩层在固化后的无机聚合物基质中包含凝聚物无机氧化物粒子,该无机氧化物粒子形成了大于2μm且小于等于约100μm的尺寸的表面结构(专利文献3)。
(3)一种防眩面板,其具有透明基板、以及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防眩涂层,所述防眩涂层包含多个板状二氧化硅粒子,该板状二氧化硅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多个花状结构(三次粒子)(专利文献4)。
另一方面,将实施了防眩处理的基材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时,由于存在凹凸而在显示面发生闪光,存在图像的视觉辨认性降低的问题。防眩性越高则该闪光倾向于越强。
作为能够抑制闪光的防眩涂层,提出了以下的方案(4)。
(4)一种防眩涂层,其为在基材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涂层,所述防眩层具有分离的多个区域,所述区域与基材之间形成凹凸状,且凸部区域内的表面平滑或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凸部(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58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34720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27907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8,974,06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14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集成滤光片的光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