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3041.8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弼;赵成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2 | 分类号: | H01M50/22;H01M50/231;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容纳电极组件于其中的壳体,其中壳体包括藉由热量而收缩的可热收缩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6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71640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作为整体结合在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效地抑制电极组件膨胀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通常,二次电池是指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不同于不可充电的原电池。这种二次电池正广泛地用于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之类的高科技电子领域。
这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容纳电极组件于其中的壳体。电极组件具有其中多个电极和多个隔板彼此交替地堆叠的结构。
为了改善上述二次电池的性能,执行充电/放电工艺。在此,电极组件会膨胀而导致电极组件变形。此外,由于电极组件的膨胀,二次电池在外观上扩展而导致产品缺陷。
发明内容
已做出本发明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经由壳体有效地抑制电极组件的膨胀并防止二次电池的外观扩展,并且由此防止出现产品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容纳电极组件于其中的壳体,其中壳体包括藉由热量而收缩的可热收缩保护层。
壳体具有其中金属层、外粘合层、和可热收缩保护层顺序地堆叠的结构。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置于壳体的最外侧上。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附着至壳体的最外侧。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堆叠在壳体的最外侧上。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置于壳体的最内侧上。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由绝缘材料制成。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设置为双轴取向膜。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由尼龙、聚丙烯、聚酯、聚酰胺、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制成。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由不具有热固性的材料制成。
密封层和内粘合层可进一步堆叠在壳体的内表面上。
壳体可具有其中密封层、内粘合层、金属层、外粘合层、和可热收缩保护层由内向外顺序地堆叠的结构。
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置于壳体的整个圆周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可设置有包括可热收缩保护层的壳体,以便有效地抑制电极组件的膨胀,由此防止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变形。
第二: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壳体可设置有金属层、外粘合层和可热收缩保护层,以便在维持壳体的绝缘性的同时有效地抑制电极组件的膨胀。
第三: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可热收缩保护层可设置为双轴取向膜,以便显著地防止电极组件变形。
第四: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可热收缩保护层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便防止由于可热收缩保护层而引起的与外部的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放电效率的碱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