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盒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3095.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星信;金啊映;李在玉;郑暑熺;郑虓璇;金学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衍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5D34/00 | 分类号: | A45D34/00;B65D77/04;B65D43/16;B65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刘明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构件 密封凸起 内容物 粉盒 开闭 容纳 测试过程 隔开空间 密封处理 减压 中间壳 密闭 加装 漏液 复原 配备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粉盒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密闭构件的下面配备的第一、第二密封凸起结构,对内容物容纳部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处理,从而不仅能够在减压测试过程中切断内容物漏液,而且在通过密闭构件而开闭内容物容纳部时,第二密封凸起向第一、第二密封凸起所形成的隔开空间移动后复原,实现加装于中间壳或解除,因而在提高密闭构件的密闭力的同时,密闭构件以较小的力便容易开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盒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在密闭构件的下面配备的第一、第二密封凸起结构,对内容物容纳部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处理,从而不仅能够在减压测试过程中切断内容物漏液,而且在通过密闭构件而开闭内容物容纳部时,第二密封凸起向第一、第二密封凸起所形成的隔开空间移动后复原,实现加装于中间壳或解除,因而在提高密闭构件的密闭力的同时,密闭构件以较小的力便容易开闭的粉盒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粉盒容器是指女性可以携带并收纳用于面部化妆的调色化妆品或粉并简便地携带的容器。
这种粉盒容器的共同点是以多样的形状提供,与何种形状无关地在内容物存储部收纳调色化妆品或粉等内容物进行保管,使用时,对配备于容器主体前面部的按钮加压,借助于铰链转动而将外部盖从容器主体打开,利用内部容纳的粉扑或毛刷等化妆用具,蘸取化妆品而用于面部化妆。
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粉盒容器构成得通过内盖覆盖内容物存储部的上端部,保持内部气密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切断空气流入,但由于结构性局限,存在无法完美地保持内部气密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注册专利第10-1333044号(以下称为“注册专利”)中公开了构成得能够提高内容物存储部的内部气密性的“粉盒容器”。
所述注册专利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壳,其容纳存储内容物的内容物存储部,在内侧下端形成有引导凸起,以便使内容物存储部升降;中间壳,其能旋转地结合于所述下部壳的上部;内容物存储部,其存储内容物,容纳于所述下部壳,且形成有沿着所述引导凸起进行移动的旋转凸起;旋转体,其安放于所述中间壳的上部,当中间壳旋转时啮合并一同旋转,且引导所述内容物存储部的垂直移动;密闭构件,其以铰链方式结合于旋转体的一侧,以便开闭所述旋转体的上端;上部壳,其以铰链方式结合于所述中间壳的一侧,借助于使用者加压而各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使所述中间壳一同旋转。
所述注册专利构成得在旋转体旋转时,借助插入于旋转体引导槽的内容物存储部升降凸起,使得内容物存储部一同旋转,如果内容物存储部进行旋转,则在内容物存储部的下端形成的旋转凸起沿着下部壳的引导凸起的倾斜面移动,因此,内容物存储部上升,内容物存储部的上端部借助于密闭构件的密封部而实现密闭。
但是,就由如上所述结构构成的注册专利而言,用于提高内容物存储部的内部气密性的结构非常复杂,不仅制造时间增加,还存在导致容器本身的单价上升的问题。
另一方面,最近,在如上所述的粉盒容器内部存储液态内容物或容纳含浸有液态内容物的发泡聚氨酯泡沫的情形正在增加,正在开发多样的密闭结构,用于解决由于密闭结构导致的内部气密性问题而在减压测试过程中发生内容物存储部中存储的内容物漏液等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盒容器,通过在密闭构件的下面配备的第一、第二密封凸起结构,对内容物容纳部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处理,从而不仅能够在减压测试过程中切断内容物漏液,而且在通过密闭构件而开闭内容物容纳部时,第二密封凸起向第一、第二密封凸起所形成的隔开空间移动后复原,实现加装于中间壳或解除,因而在提高密闭构件的密闭力的同时,密闭构件以较小的力便容易开闭。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衍宇株式会社,未经衍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