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窝接头、铆接方法以及铆接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4492.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程钢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铆接 方法 以及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窝接头(1b),包括一端部连接在稳定器装置(2)或悬架装置(3)上的螺柱部(10s),另一端部与球部(10b)连接为一体组成的球头螺柱(10);支撑球头螺柱(10)的球部(10b)可以摇动以及转动一方具有开口空间的金属材料外壳(11);以及位于外壳(11)与球部(10b)之间的球座(12)。铆接球座(12)的铆接部(11k3)由比外壳(11)的躯干部(11j)更薄的开口周边部由于压缩负荷变形为山形状截面的块状部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连结车辆悬架装置和稳定器装置的稳定器连杆等的球窝接头、铆接方法以及铆接用模型。
背景技术
车辆悬架装置能够减轻来自路面对车体的冲击,稳定器装置能够提高车体的侧倾刚性(扭曲刚性)。该悬架装置与稳定器装置通过稳定器连杆连接。稳定器连杆在棒状支撑杆的两端具有球窝接头构成。各球窝接头通过树脂制球座将球头螺柱的球体状球部可旋转地收容在杯状外壳的内部。球座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位于外壳与球部之间,通过外壳开口部的开口周边部铆接,根据该铆接(铆接部)按压固定。
作为该类铆接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球窝接头的铆接部。该铆接部设置在外壳的开口部,由与开口部的端壁形成一体的薄板状凸缘(开口周边部)塑性变形构成。铆接部的铆接方法,首先,根据开口部径向负荷P1将凸缘45°倾斜变形(弯折),接着,通过施加轴线方向的负荷P2进一步弯折进行铆接。通过上述按压球座进行铆接,在外壳内通过球座插入的球头螺柱构成为能够合理调整摇动以及旋转时的摇动扭矩以及旋转扭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191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外壳铆接球座时,如图8的外壳11的一部分截面图所示,金属制外壳11的板状开口周边部如符号11km所示,向内侧弯折铆接球座(未图示)。但是,这样弯折开口周边部后,弯折部分的外周侧前端产生起皱,其弯折部分的厚度Tkm较原来的厚度薄,因此有大量残留应力。因此,铆接后直接按照箭头YB所示,弯折后的铆接部11km,在弯折前的方向上产生若干返回回弹。
这样,铆接部的位置精度降低,铆接部与摇动球头螺柱相互干扰,不能按照设计形成铆接部与球座,铆接部对球座的按压力量减弱。其结果,球座的耐用性能下降,球头螺柱的摇动和摆动扭矩的偏差变大等不良状况产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产生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铆接部的回弹合理按压球座进行铆接的球窝接头、铆接方法以及铆接用模型。
解决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球窝接头,包括球体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体形成的球头螺柱、支撑该球头螺柱的球部可以摇动以及转动一方具有开口空间的金属材料外壳,位于该外壳与所述球部之间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外壳的开口周边的铆接部进行铆接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中比外壳的躯干部更薄的开口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山形状截面的块状部。
本发明的铆接方法是在包括球体部在连接部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体形成的球头螺柱、支撑该球头螺柱的球体部可以摇动以及转动并且一方具有开口空间的金属材料的外壳,以及位于该外壳与所述球体部之间的支撑部件的球窝接头中,通过所述外壳的开口周边的铆接部铆接所述支撑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弯折所述外壳的开口周边部分,从该弯折的前端一侧朝向弯折部分按压,使该开口周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成为所述铆接部的块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4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将球窝固定在铰链杆中的方法以及具有球窝的铰链杆
- 下一篇: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