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探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050.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3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M·西勒;T·盖伯;T·豪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F21S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琳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探照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探照灯、尤其是前照灯,包括多孔投影显示器,其具有发光装置、平面的成像器以及由投影透镜组成的阵列,每个投影透镜配置给平面的成像器的一个部段,使得在借助发光装置照亮阵列时至少一部分部段通过相配的投影透镜被投射到探照灯前方,以便生成至少一种光分布。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的特征在于,在平面的成像器的一个或多个局部区域中这样构造并且相对彼此设置平面的成像器的部段中的预定的部段,使得在发光装置关闭的情况下当观察者以预定的第一视角范围内的视角看向探照灯时在平面的成像器上显示可由观察者感知的符号。所述预定的视角范围优选包括垂直于平面的成像器的观察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探照灯、尤其是前照灯。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许多关于如何借助机动车探照灯生成限定的光分布的不同原理。在文献WO 2015/058227 A1中,在机动车探照灯中使用微型投影光模块,其中,通过多个微型光具在机动车辆前方生成光分布。在此,在分别包括多个微型透镜的入射光具和出射光具之间设有遮光装置,借助所述遮光装置可产生例如近光分布。
尽管传统的机动车探照灯基于微型投影技术能够高度精确地生成光分布。但迄今为止借助这种探照灯不能产生更进一步的灯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型投影技术的机动车辆探照灯,其具有附加的灯光效果。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按照本发明的探照灯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设置用于机动车、如乘用车。优选探照灯是前照灯。该探照灯包括多孔投影显示器,其具有发光装置、平面的成像器以及由投影透镜组成的阵列,每个投影透镜配置给平面的成像器的一个部段,使得在借助发光装置照亮阵列时至少一部分所述部段通过相配的投影透镜被投射到探照灯前方,以便生成至少一种光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的特征在于,在平面的成像器的一个或多个局部区域中这样构造并且相对彼此设置平面的成像器部段中的预定的部段,使得在发光装置关闭的情况下、当观察者以预定的第一视角范围内的视角看向探照灯(即探照灯的光出口)时在平面的成像器上显示可由观察者感知的符号。所述预定的第一视角范围优选包括垂直于平面的成像器的观察方向。根据实施方式,第一视角范围可不一样地大。必要时,观察者也可在探照灯前方基本上180°的整个角度范围内看到该符号。在一种优选变型方案中,多孔投影显示器除了投影透镜阵列之外还包括场透镜阵列,其设置在发光装置和平面的成像器之间。作为发光装置,在投影显示器中优选使用一个或多个LED或必要时也使用一个或多个激光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具有以下优点:以简单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构造的部段在探照灯关闭时产生可见符号的效果。在此,术语“符号”应广义地理解。符号可尤其包括文本和/或一个或多个图标(如标志)和类似物。所述符号例如可代表机动车制造商的标志和/或字标。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中使用在文献DE102009024894 A1中或文献DE 102011076083 A1中描述的多孔投影显示器。所述文献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申请内容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的部段这样构造并且相对彼此设置,使得即使在发光装置开启的情况下当观察者以预定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视角看向探照灯时也在平面的成像器上显示符号。在此,所述预定的第二视角范围不一定必须与上述探照灯关闭时的预定的第一视角范围一致。尤其是预定的第二视角范围可包括垂直于平面的成像器的观察方向,但预定的第二视角范围也可排除包括垂直于平面的成像器的观察方向的视角范围。
在根据本发明的探照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预定的部段分别在其整个表面上不透光或在其整个表面上具有小于100%、尤其是小于50%的透射率。根据该变型方案确保,在发光装置开启时也可在垂直于平面的成像器的观察方向上看到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