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导电性碳纳米管及制造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255.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姜京延;金叡隣;禹知希;柳正根;曹东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2/158 | 分类号: | C01B32/158;C08J5/00;C08K3/04;C08K7/22;B01J23/847;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严彩霞;韩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 纳米 制造 方法 | ||
1.满足以下式1的条件的碳纳米管:
[式1]
80Lc×[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1/2≤88.37
其中,Lc为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而测量的晶体尺寸,Lc的单位是nm并且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的单位是m2/g,
所述碳纳米管在1g/cc以上的压制密度下具有0.012Ω·cm以下的粉末电阻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所述Lc的值为4.8n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m2/g至5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满足以下式2的关系:
[式2]
-0.0004X+0.041≤Y≤-0.0004X+0.044
其中,
X为Lc×[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1/2的值,以及
Y为所述碳纳米管的粉末电阻率,单位是Ω·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在0.6g/cc以下的压制密度下具有0.035Ω·cm以下的粉末电阻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除碳之外,所述碳纳米管包含6质量%以下的Fe和3质量%以下的V作为金属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通过使含碳化合物与在具有30至500m2/g的比表面积的碳载体上负载有铁(Fe)和钒(V)的催化剂接触来制备,
所述催化剂中负载的铁的量为5至40质量%,相对于铁的摩尔数,所述催化剂中钒(V)的浓度为20至100摩尔%,以及
除了所述含碳化合物之外,还使用了载气来制备所述碳纳米管,其中以{(含碳化合物的流量)/(载气的流量+含碳化合物的流量)}×100(体积%)计算,待供应的所述含碳化合物的量为30至90体积%。
8.一种评价碳纳米管的导电性的方法,所述碳纳米管在1g/cc以上的压制密度下具有0.012Ω·cm以下的粉末电阻率并且所述方法根据以下式1采用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晶体尺寸作为导电性的评价因子:
[式1]
80Lc×[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1/2≤88.37
其中,Lc为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而测量的晶体尺寸,Lc的单位是nm并且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的单位是m2/g。
9.一种聚合物复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性碳纳米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物复合物,其中,在0.02重量%以上的碳纳米管含量下,所述聚合物复合物具有103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物复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复合物包含0.02重量%至5重量%的所述碳纳米管。
12.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包含所述碳纳米管作为阴极的导电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锂二次电池在10至20的SOC的条件下具有1.3Ω以下的电池内部电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2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