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以及使用其的磁刺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373.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关野正树;山本启太;川崎雄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以及 使用 刺激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取得大的感应电场并且感应电场的产生效率高而且能够将电感抑制为较小的值的线圈。线圈(31)具有第一~第N匝(311~31N)。第一~第N匝(311~31N)分别具备用于流动向一个方向的电流的作用部(311a)、以及用于流动与该一个方向相反方向的电流的连接部(311b)。多个作用部(311a)彼此大致平行地且沿着对象物(1)的表面或近似于其的面配置。多个连接部(311b)不会夹着作用部(311a)与对象物(1)的表面相对,并且,被配置在相对于作用部(311a)的延长方向而成为侧方的空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以及使用其的磁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法(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为通过电磁感应在脑内产生电流来刺激神经元(neuron)的手法。根据该手法,如图1~图3所示那样,对置于头部的皮肤上的刺激线圈施加交流或规定的电流波形,由此,形成变动磁场,并且,受到该变动磁场的影响而在脑内感应与线圈电流相反方向的涡流,使用该涡流来刺激神经元,由此,使活动电位产生。这样的经颅磁刺激法用于以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为首的临床检查或脑功能研究。
在近年来,作为神经障碍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或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抑郁症等的治疗的应用,注目磁刺激。在这样的疾病中,关于利用药剂的治疗,存在未出现效果的事例,针对例如难治性的神经障碍性疼痛,存在通过将电极埋入脑中来对脑赋予电刺激这样的治疗法。但是,该治疗法由于需要开颅手术所以不期望的患者较多。
因此,作为治疗法研究了反复进行不需要手术的非侵袭性的磁刺激的反复经颅磁刺激。报告了在针对难治性神经障碍性疼痛的治疗中在对大脑的初级运动区(primarymotor cortex)进行磁刺激之后能在1天的期间左右得到除痛效果。
但是,以往的磁刺激装置有约70Kg的重量,此外,在设置时需要用于能从200V电源进行电力供给的电气工程,因此,仅能够在设备齐备的医疗机构中利用。此外,在实际的治疗时,需要根据治疗对象的疾病一边参照患者的MRI数据一边决定刺激位置,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由熟练的医疗从事者进行的治疗。在难治性神经障碍性疼痛的治疗中,在成为靶的初级运动区之上需要以1mm的单位进行线圈的定位。
在经颅磁刺激疗法中,当前,作为磁刺激法的刺激线圈,以圆形线圈、8字线圈(以大体上描绘“8”这样的形状的方式旋转的线圈)为首提出了4叶线圈、Hesed线圈、将许多较小的圆形线圈配置于头部表面的线圈等各种形状,当前主要利用圆形线圈和8字型线圈。
8字线圈(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和2)为将连续形成的2个圆形线圈利用1个导线部分重叠来配置的线圈,在那些圆形线圈中向相反方向流动电流,由此,能够使涡流集中于线圈交叉部正下方来进行向局部的刺激。
另一方面,根据治疗的对象或患者个人的症状存在与局部的刺激相反地以更大的范围进行刺激有效的情况。
此外,在刺激局部集中的线圈中要求向对象的部位正确地决定位置,在该情况下,需要实施利用导航系统等的正确的定位。
在进行用于在家治疗的磁刺激的开发时,也进行用于通过非医疗从事者的手决定刺激位置的导航系统的开发。根据该系统,患者首先在医院中装配附带有磁传感器的眼镜,为了将眼镜每次装配于相同的位置而使用永久磁铁来进行校准。接着,医生利用将患者的MRI图像和光学式追踪坐标系合成的手法来特别指定最佳刺激位置,将最佳刺激位置和其周围5cm的范围内的随机的位置的数据记录。通过记录周围的位置数据,从而患者在决定线圈位置时能够视觉上知晓线圈当前处于哪里。
在家治疗时,首先,进行眼镜的校准。之后,通过将装配于刺激线圈的永久磁铁的位置与数据比较,从而测定三维位置。通过视觉上确认线圈的当前位置和最佳刺激位置,从而能够直观地进行线圈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