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装置和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629.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超;文冲;汪会;许建军;晁康洁;况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9;H01M10/4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漏电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路 | ||
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装置和电路,涉及电池领域,用于对电池内部的漏电流进行检测。该方法包括:当通过电源适配器为电子设备供电时,停止由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S101);获取电压参数和时长参数(S102),其中,电压参数为电池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电压差值,时长参数为两个不同时刻的时长;根据电压参数与时长参数,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S103)。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264805.2、发明名称为“一种电池安全检测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装置和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安全目前已成为影响手机等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因素,电池安全越来越成为各个手机厂商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通过检测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和充放电电流等方式,对电池过冲、过放和过温等进行检测,但是对电池内部漏电流检测几乎没有合适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装置和电路,用于对电池内部的漏电流进行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被检测的电池安装于电子设备中并且用于为该电子设备供电。该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包括:当通过电源适配器为电子设备供电时,停止由该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获取电压参数和时长参数,其中,电压参数为测量电池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电压差值,时长参数为与上述两个不同时刻对应的时长;然后根据电压参数与时长参数,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在电池停止向外供电的情况下,根据一段时间后电池正负极的电压降与所经过时长来判断电池的漏电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实现了对电池漏电流的检测,避免电池由于漏电流过大产生起火等故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根据电压参数与时长参数,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判断电压参数与时长参数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电压参数与时长参数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满足预设条件。该设计提供了一种判断电池的漏电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当电源适配器停止为电子设备供电时,由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该设计使得对电子设备的供电不会中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当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输出提示信息。该设计便于向用户及时提示电池有可能有故障,防止电池起火等故障威胁使用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声音信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振动信息、光信息。该设计具体公开了提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当确定电池的漏电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漏电参数发送给服务器。该设计可以便于电子设备的生产商收集电子设备的故障信息,用于分析故障原因并改进产品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电源适配器停止为电子设备供电时,可以中断或继续对电池漏电流进行检测。该设计使得进行电池漏电流检测的结束条件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的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在电池充电结束并充满之后,或者在电池充电期间;当通过当前时间或长时间用户无操作来判断电子设备进入待机状态时;当电源适配器连接电子设备并为电子设备供电时;当用户通过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输入开始进行电池漏电流检测的命令时;间隔固定周期,例如一周、一月、一年等。该设计使得进行电池漏电流检测的开始时机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