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适应截面和可伸缩襟翼的车辆后翼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300.2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R·A·恰普卡;J·D·考斯利;R·格鲁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姜雁琪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适应 截面 伸缩 襟翼 车辆 | ||
1.一种可展开的车辆后翼,所述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包括:
后部安装的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由主上部表面和铰接的下部表面构造,所述可移动元件在第一构造中与车身的周围造型表面紧密地相一致,并且在第二构造中提供具有集成的格尼襟翼的翼型截面;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旋转连杆和滑动部件的布置,使得第一致动器构造成驱动成对的固定臂以使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成对的第二致动器,所述成对的第二致动器互连到所述可移动元件和所述旋转连杆,所述第二致动器构造成使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空气制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襟翼连杆,所述襟翼连杆包封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内,并且联接在所述主上部表面和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之间,所述襟翼连杆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相对于所述固定臂固定,使得所述襟翼连杆构造成响应于所述偏心轮和所述襟翼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将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移动到处于延伸位置的具有所述格尼襟翼的所述第二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结构;成对的提升杆,所述成对的提升杆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成对的固定臂,所述成对的所述固定臂互连到所述提升杆;成对的引导环,所述成对的引导环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致动器互连到所述提升杆和所述支撑结构,并且构造成通过旋转所述提升杆并使所述固定臂上升通过所述引导环而使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所述收起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成对的第二致动器互连到所述可移动元件和所述提升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偏心轮联接到所述固定臂的远侧端部,其中所述固定臂在所述远侧端部处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可移动元件,所述襟翼连杆还包括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在一个端部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主上部表面并且在另一端部处经由开槽旋转接合部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使得当所述提升机构展开所述可移动元件时,所述襟翼连杆使最初处于所述第一构造的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朝向所述主上部表面枢转从而形成所述第二构造,同时具有所述第一构造的钝后截面的翼型截面将所述钝后截面转变成竖向取向的格尼襟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提升机构构造成沿着从所述收起位置到所述展开位置的弧形路径向上和向后移动所述可移动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提升机构构造成沿着从所述收起位置到所述展开位置的弧形路径向上和向后移动所述可移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当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空气制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移动元件时,所述襟翼连杆的所述偏心轮将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驱动回所述第一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当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移动元件时,所述襟翼连杆的所述偏心轮将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驱动回所述第一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的平面视图形状包括减小的中心横截面,并且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在所述可移动元件的外端部处被分成两个部分,并且使用两个相同的襟翼连杆并且两个相同的所述襟翼连杆由两个所述固定臂中的每一个固定臂单独地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是液压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器均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布置在盖下方,所述盖固定到缸体,所述第二致动器均包括具有凸缘的杆,每个所述第二致动器的所述杆相对于相应的所述第二致动器的所述缸体可伸缩地布置,所述弹簧在处于延伸的致动器位置中的相应的所述第二致动器的所述凸缘和所述盖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弹簧构造成迫使相应的所述杆进入相应的所述缸体以到达提供所述空气制动位置的折叠位置。
11.一种可展开的车辆后翼,所述可展开的车辆后翼包括:
后部安装的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由主上部表面和铰接的下部表面构造,所述可移动元件在第一构造中与车身的周围造型表面紧密地相一致,并且在第二构造中提供具有集成的格尼襟翼的翼型截面,所述第二构造构造成提供延伸位置;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结构;成对的提升杆,所述成对的提升杆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成对的固定臂,所述成对的固定臂互连到所述提升杆并与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的成对的引导环协作;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互连到所述提升杆和所述支撑结构,并且构造成通过旋转所述提升杆并使所述固定臂上升通过所述引导环而使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成对的第二致动器,所述成对的第二致动器互连到所述可移动元件和所述提升杆,所述第二致动器构造成将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空气制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襟翼连杆,所述襟翼连杆包封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内,所述襟翼连杆包括偏心轮和驱动连杆,所述偏心轮联接到所述固定臂的远侧端部,其中所述固定臂在所述远侧端部处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可移动元件,所述驱动连杆在一个端部处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主上部表面并且在另一端部处经由开槽旋转接合部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使得当所述提升机构展开所述可移动元件时,所述襟翼连杆使最初处于所述第一构造的所述铰接的下部表面朝向所述主上部表面枢转从而形成所述第二构造,同时具有所述第一构造的钝后截面的翼型截面将所述钝后截面转变成竖向取向的格尼襟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3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车辆驾驶室本体
- 下一篇:履带式行驶车辆的下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