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是否为用6价铬还原化合物处理过的皮革的检测液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570.3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赤尾祐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4C3/06 | 分类号: | C14C3/06;G01N21/77;G01N21/78;G01N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是否 还原 化合物 处理 皮革 | ||
提供用于检测皮革是否为用6价铬还原化合物处理过的皮革的检测液和检测方法。换言之,提供用于检测是否进行了处理以使铬鞣革后的皮革中含有的3价铬不变为6价的6价铬还原性检测液以及检测方法。[解决手段]本发明的检测液地特征在于,其为用于检测皮革是否为用能够将6价铬还原为3价铬的6价铬还原化合物处理过的皮革的检测液,含有能够与该6价铬还原化合物反应而显色的含铁化合物、和水系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是否为用6价铬还原化合物处理过的皮革的检测液。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是否用6价铬还原化合物对经过铬鞣革的皮革进行了处理以便不使皮革中含有的3价铬变为6价铬的检测液。
背景技术
皮革制品被用于钟表用表带、手提包等各种制品。尤其,对于钟表表带、手提包,皮革的外观提高了商品价值,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另外,在这样的商品中,采用了皮革直接接触皮肤的结构,因此皮革接触皮肤的触感进一步提高了制品的附加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制造这样的皮革制品,需要首先制造皮革的大的片材。为了制造皮革,获得鳄鱼、牛等欲用于皮革制品的动物的皮。若以原状态,则耐久性差而无法使用,因此对其实施鞣革处理。通过该处理赋予耐热性、耐久性,由皮制造皮革。对如此得到的皮革以喜欢的颜色进行着色,或者对表面的形状进行修整而得到皮革的片材。为了使用其制成皮革制品,切成要使用的形状,使用粘接剂粘贴于芯材等而进行加工。这样的皮革制品的制造用以往实施的方法被广为人知。
鞣革是对皮进行处理而得到具有耐久性的皮革的方法,也有使用从植物采集的丹宁的时代,但该处理中耐热性、柔软性、弹性是不充分的。因此,最近使用铬鞣剂(碱性硫酸铬)的耐热性、柔软性、弹性高的铬鞣革成为主流。铬鞣革法的世界比例超过90%,具有最大的经济重要性。通过在胶原肽骨架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羧基之间嵌入水合铬络合物,从而能够得到具有耐久性的柔软的皮革。铬鞣革的方法是公知的且广为人知的,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说明。
对于耐热性、柔软性、弹性优异的高品质的皮革或皮革制品,通常可进行铬鞣革而得到。用于进行铬鞣革的铬鞣剂中含有铬,使用其而实施鞣革处理的皮革或皮革制品中最终残留大量的铬。
铬鞣剂的铬为3价,但在皮革或皮革制品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加热、粘接等有时会被氧化成6价。另外,铬鞣剂中作为杂质混入的6价铬有时也会混入皮革或皮革制品中。除了这种由皮革或皮革制品的制造工序而包含的6价铬以外,还存在皮革或皮革制品中的3价铬由于例如光、热、高温多湿等被氧化而生成的6价铬。需要说明的是,6价铬的存在可以通过检测试验进行确认。3价铬虽然是无害的,但6价铬是有害的,接触皮肤、粘膜时,诱发皮肤龟裂、过敏等病症,为重度时,会成为皮炎、肿瘤的原因。可见,对人体的影响大。另外,6价铬即使为少量,也具有致癌性、诱变性、生殖毒性这些全部的有害性风险,因其毒性还被当作禁用物而处理。
此处,皮革或皮革制品中的6价铬的EU规定作为规范(EU)3014/2014号(Regulations(EU)No 3014/2014)于2014年3月26日被公布于欧洲联合公报。根据该规范,从2015年5月1日起,对于皮革制品以及在接触皮肤的部分包含皮革的制品,考虑到对人体的影响(尤其对皮肤的刺激性),皮革和皮革部分的总干燥重量中包含3mg/kg(3ppm)以上的氧化铬(VI)的皮革制品受到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皮革或皮革制品中的6价铬的定量法,该规范中记载了EN ISO 17075标准法为目前能够利用的国际上唯一的分析法(规范之(6))。
对此,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2中记载了对经过鞣革处理的皮革滴加抗坏血酸的水溶液来使该皮革中包含的6价铬无害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138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