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628.4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新泽达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B60C9/00;B60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胎面部(1)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10),设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8f),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覆盖带束层(7)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8c),配置在该全覆盖层(8f)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带状吸音件(10)的宽度SW与带束层(7)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中央覆盖层(8c)的宽度CW与带状吸音件(10)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轮胎用降噪装置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降低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产生轮胎噪声的原因之一包括由填充于在轮辋组装时形成在轮胎内的空腔部(轮胎内腔)的空气的振动所引起的空腔共鸣音。在车辆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胎面部因路面的凹凸等而振动,该振动使轮胎内腔内的空气振动而产生该空腔共鸣音。在该空腔共鸣音中,特定频带的声音被感知为噪声,因此,使此频带的声压级(噪声等级)下降对于降低轮胎噪声非常重要。
作为降低这种噪声的方法,提出在轮胎内腔导入由海绵等多孔质材料构成的吸音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充气轮胎中,提出在胎面部的内周面设置通过粘接剂粘接的带状的吸音件。然而,在该构造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吸音件直接粘贴于轮胎内表面而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在胎面部产生蓄热,而容易产生因该蓄热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恶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672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轮胎用降噪装置,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
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该胎面部的两侧;一对胎圈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胎体层,装架在该一对胎圈部间;多层带束层,配置在所述胎面部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而且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外周侧并覆盖所述带束层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配置在该全覆盖层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与所述带束层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所述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与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
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设置具有与带束层的宽度BW和吸音件的宽度SW对应的宽度CW的中央覆盖层,因此,能有效地抑制高速行驶时的带束层的皱起,即使在直接粘贴吸音件而容易产生蓄热的状态下,也能防止因该蓄热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此时,吸音件的宽度SW相对于带束层的宽度BW设定在适度的范围,因此,能在充分获得吸音件本身的耐久性的同时有效地发挥吸音效果。此外,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相对于吸音件的宽度SW设定在适度的小范围,因此,能抑制因追加中央覆盖层所实现的刚性增加,并适当地保持乘坐舒适性、静音性。其结果,能在维持优异的静音性的同时有效地防止高速耐久性的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