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传输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7767.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S.齐默曼;A.阿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诺威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传输管 电极层 离子传输 材料块 绝缘材料层 电场 制造 气体分析装置 彼此平行 电位施加 内部空腔 纵向轴线 电极 电绝缘 导电 隔开 空腔 粘接 | ||
1.用于制造离子传输管(5,7)的方法,所述离子传输管适于借助电场将离子传输通过被构造为离子传输管内部空腔的离子传输室(51,71),所述电场能够通过将电位施加在离子传输管(5,7)的电极(50,70)上来产生,所述方法具有以下制造步骤:
a)提供材料块(11),其中多个导电的电极层(13)重叠地沿着材料块的纵向轴线(L)相继地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其中分别相邻的电极层(13)彼此隔开,并且在相邻的电极层(13)之间由此形成的间隙中分别存在至少一个绝缘材料层(12),相邻的电极层(13)通过所述绝缘材料层彼此粘接并彼此电绝缘,
b)在所述材料块(11)中形成空腔,以形成离子传输室(51,71)。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切削、激光加工、蚀刻或其组合在材料块(11)中产生空腔,方式是将加工工具、尤其是切削工具从材料块(11)的端面(110)引入到材料块中,使得采用穿透式切削工具:
d)交替地去除绝缘材料层(12)和电极层(13),或
e)交替地将绝缘材料层(12)和电极层(13)与嵌入电极层(13)中的绝缘材料一起去除,或
c)仅去除绝缘材料(12)。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固体形式、以糊状或液体形式的绝缘材料(12)例如通过填塞、喷射、注塑和/或压制引入电极层(13)之间的间隙(130)并与其粘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制造材料块(11):将电极层(13)和绝缘材料层(12)交替地以相互基本平行的排列堆叠,然后激活绝缘材料(12)以产生粘接并且此后进行固化或者说在无需激活的情况下进行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制造材料块(11):通过相互间以对于待形成的离子传输管(5,7)所需的距离基本上相互平行的布置方式提供这些电极层(13),其中,这些电极层(13)至少在应形成离子传输室(51,71)的区域中不接触,然后用绝缘材料(12)浇注如此提供的电极层组件,使得在相邻的电极层(13)之间形成的间隙(130)被绝缘材料填充。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制备的电极层组件浸入绝缘材料(12)中来进行电极层组件的浇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绝缘材料(12)粘接之前,将几个或所有电极层(13)都结构化为具有凹槽(19,20,21),尤其是在待形成的离子传输室区域(51,71)中的凹槽(19,2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块(11)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行于材料块(11)的纵向轴线(L)延展的分离平面中的分隔而制成多个离子传输管(5,7)。
9.离子传输管(5,7),包括沿离子传输管的纵向轴线(L)相继布置、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形成离子传输管的电极(50,70)的多个电极层(13),所述多个电极层通过布置在相邻电极层(13)之间的相应绝缘材料层(12)对彼此电绝缘,并且通过绝缘材料彼此压力密封地粘接在一起,其中离子传输管(5,7)具有沿纵向轴线(L)延伸、被构造为离子传输管(5,7)内部空腔的离子传输室(51,71),并且在离子传输管(5,7)的外侧设置有电触点,离子传输管(5,7)的每个电极(50,70)均能够在离子传输管的外侧通过这些电触点实现电接触。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传输管,其特征在于,离子传输管(5,7)在其外侧具有多边形横截面轮廓,例如,矩形或正方形的横截面轮廓,和/或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诺威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大学,未经汉诺威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7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