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膜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8115.7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广泽洋帆;和田惠太;森冈聪子;高木健太朗;山田博之;箕浦洁;长井启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磊;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膜元件 侧流路 分离膜 水化 开孔区域 制造工序 凹凸的 开孔片 孔区域 片状物 稳定化 装填 凹部 凸部 状物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兼有分离膜元件的制造工序稳定化、与分离膜元件的高造水化的装填有凹凸片状物的分离膜元件。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膜元件,其具有分离膜、和配置在上述分离膜的透过侧的透过侧流路部件,上述透过侧流路部件为在至少一个面具有凹凸的开孔片状物,上述凹凸中的凸部为密开孔区域,凹部为疏开孔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液体和气体等流体所包含的成分分离的分离膜元件。
背景技术
在用于除去海水和碱水等所包含的离子性物质的技术中,近年来,作为节省能源和节省资源的工艺,采用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法的利用扩大了。
关于采用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法所使用的分离膜,从其孔径、分离功能方面考虑,分类成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和正渗透膜。这些膜用于例如从海水、碱水和包含有害物的水等制造饮用水、制造工业用超纯水、以及排水处理和有价值物质的回收等,根据作为目标的分离成分和分离性能而分别使用。
作为分离膜元件,有各种形态,但在向分离膜的一个面供给原水,并从另一个面获得透过流体方面是共同的。分离膜元件以如下方式形成:通过具备被集束的多个分离膜,从而每1个分离膜元件的膜面积变大,即每1个分离膜元件所获得的透过流体的量变大。
作为分离膜元件,根据用途、目的,提出了螺旋型、中空丝型、板框型、旋转平膜型、和平膜集成型等各种形状。
例如,在反渗透过滤时,广泛使用了螺旋型分离膜元件。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具备中心管、和卷缠在中心管周围的叠层体。叠层体通过叠层一下部件来形成:将原水(即被处理水)向分离膜表面供给的供给侧流路部件、将原水所包含的成分分离的分离膜、和用于将透过分离膜并从供给侧流体分离出的透过侧流体导向中心管的透过侧流路部件。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可以对原水赋予压力,因此在可以大量取出透过流体方面优选使用。
对于螺旋型分离膜元件,一般而言,为了形成供给侧流体的流路,作为供给侧流路部件,主要使用高分子制的网状物。此外,作为分离膜,使用叠层型的分离膜。叠层型的分离膜具备从供给侧到透过侧叠层的、由聚酰胺等交联高分子形成的分离功能层、由聚砜等高分子形成的多孔性树脂层(多孔性支持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高分子形成的无纺布的基材。此外,作为透过侧流路部件,出于防止分离膜的凹陷,并且形成透过侧的流路的目的,使用与供给侧流路部件相比间隔更细的被称为特里科经编织物的编织物构件。
近年来,因为对造水成本降低的要求高涨,因此要求分离膜元件的高性能化。例如,为了提高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性能、和增大单位时间的透过流体量,提出了提高各流路部件等分离膜元件构件的性能。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具备将丝配置在无纺布上的流路部件的分离膜元件。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一般的膜进行压印成型,改善了点等膜表面方向的液体通过性的分离膜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26133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474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由于在无纺布等表面具有孔的片中含浸固定熔融的热塑性树脂,因此制造装置大型化,工艺变得复杂。此外,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流路部件为非多孔性的情况下,在流路部件的内部不产生空间,结果具有通过的液体流被限制,所得的分离膜元件的造水量变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兼有分离膜元件的制造工序稳定化、与分离膜元件的高造水化的装填有凹凸片状物的分离膜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8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