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涂料、带涂膜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及涂装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8289.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9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俊;相川将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201/04 | 分类号: | C09D201/04;B32B27/20;B32B27/30;C09D5/03;C09D2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带涂膜 基材 制造 方法 物品 | ||
提供能够形成耐候性、加工性及耐冲击性优异且提高基材(特别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基材)的耐腐蚀性的涂膜的粉体涂料。一种粉体涂料,其包含树脂组合物的粉末,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数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且氟含量为10质量%以上的含氟聚合物(A)、氟含量低于10质量%或不含氟原子的树脂(B)、固化剂、熔点为50~150℃的增塑剂、以及芯‑壳型颗粒,增塑剂的熔点与芯‑壳型颗粒的壳部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的绝对值为30℃以内,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含氟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5~25质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涂料、带涂膜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及涂装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基材(以下,也称为“铝基材”)的耐腐蚀性,利用铬酸盐等铬系化学转化处理剂在铝基材的表面进行形成被膜的化学转化处理。
但是,从铬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利用不含铬的化学转化处理剂进行化学转化处理(无铬化学转化处理)。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锆、钛或钒且不含铬的非铬系化学转化处理剂。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包含氟树脂、聚酯树脂、颜料及特定的芯-壳型丙烯酸类树脂颗粒的粉体涂料、和具有由该粉体涂料形成的涂膜的铝基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792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760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对由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表面具有通过化学转化处理或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被膜的铝基材、以及在被膜的形成前进行了基于酸或碱的蚀刻处理的铝基材、和以往公知的包含氟树脂的粉体涂料得到的带涂膜的铝基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耐候性、加工性、耐冲击性及耐腐蚀性没有满足如今要求的水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形成耐候性、加工性及耐冲击性优异、且提高基材(特别是铝基材)的耐腐蚀性的涂膜的粉体涂料。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使用该粉体涂料的带涂膜的铝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涂装物品。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若使用规定组成的粉体涂料,则能够获得期望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方案如下所述。
[1]一种粉体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树脂组合物的粉末,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下述含氟聚合物(A)、下述树脂(B)、固化剂、熔点为50~150℃的增塑剂、以及下述芯-壳型颗粒,
前述增塑剂的熔点与下述芯-壳型颗粒的壳部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的绝对值为30℃以内,前述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下述含氟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5~25质量份。
含氟聚合物(A):数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且氟含量为10质量%以上的含氟聚合物。
树脂(B):氟含量低于10质量%的含氟聚合物或不含氟原子的树脂。
芯-壳型颗粒:具有由芯部和壳部构成、且该芯部及该壳部的至少一者具有羟基的芯-壳型结构的颗粒,所述芯部由橡胶颗粒形成,所述壳部由不具有橡胶弹性的聚合物形成。
[2]根据[1]所述的粉体涂料,其中,前述含氟聚合物(A)包含具有羟基或羧基的含氟聚合物,前述树脂(B)包含不含氟原子且具有羟基或羧基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8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