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8431.4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奎;王权权;许井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24/0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邮件 同步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及设备,涉及终端领域,解决了网络信号质量不好,移动终端进行无谓的同步操作造成的功耗浪费问题。具体方案为:在移动终端获取电子邮件同步指示后,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网络信号质量,若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移动终端取消执行同步操作。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电子邮件同步的过程中。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5月1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349600.2、申请名称为“一种同步电子邮件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通信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E-mail是一种利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互的通信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用户之间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快速的方式进行通信。
同步操作如收邮件、同步日历信息、同步联系人信息等是使用E-mail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同步操作可以是按照一定的同步周期进行的,该同步周期可以是默认的,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例如,用户设置每15分钟收一次邮件,则安装有E-mail的终端会从当前时刻开始,每隔15分钟收取一次邮件。同步操作也可以是在用户的触发后进行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以解决在网络信号质量不好,移动终端进行无谓的同步操作造成的功耗浪费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获取电子邮件同步指示后,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网络信号质量,若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移动终端取消执行同步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在移动终端获取到电子邮件同步指示后,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网络信号质量,并在当前的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同步操作,避免了由于网络信号质量不好,移动终端进行无谓的同步操作造成的功耗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移动终端执行同步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获取电子邮件同步指示具体的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电子邮件同步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获取电子邮件同步指示具体的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获取在第一同步时间点,移动终端触发的电子邮件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时间点为同步周期中的任意一个同步时间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移动终端在第二同步时间点执行了同步操作,移动终端取消执行同步操作,第二同步时间点为同步周期中与第一同步时间点相邻、且早于第一同步时间点的时间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邮件的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在第二同步时间点未执行同步操作,移动终端执行同步操作。
这样,在网络信号质量位于好与不好之间时,仅在与第一同步时间点相邻的在先时间点未进行同步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同步操作,进一步的避免了由于网络信号质量不好,移动终端同步失败造成的功耗浪费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8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再现系统
- 下一篇: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接入网实体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