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倾瓦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8682.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K·德里夫特迈尔;M·贝尔特拉姆;T·科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轮BHW滑动轴承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03 | 分类号: | F16C17/03;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倾瓦 轴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轴进行支承的可倾瓦轴承(1),所述可倾瓦轴承具有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内侧(8)和壳体纵轴线(L),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可倾瓦块(2),所述可倾瓦块具有背侧(6),所述背侧面向所述壳体(10)的内侧(8),其中,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可倾瓦块(2)的背侧(6)上的增高部(22)这样布置在凹部(12)中,所述凹部布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侧(8)中,使得存在于所述增高部(22)上的第一接触面(26)贴靠在所述凹部(22)的底部上的第二接触面(20)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轴进行支承的可倾瓦轴承,所述可倾瓦轴承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内侧和壳体纵轴线,并且所述可倾瓦轴承还具有至少一个具有背侧的可倾瓦块,所述背侧面向壳体的内侧。
背景技术
这种轴承由现有技术早就已知。该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可倾瓦块、优选至少两个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可倾瓦块,所述可倾瓦块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所述轴承通常用油润滑,所述油形成润滑膜,所述润滑膜位于每个所述可倾瓦块的支承面和待支承的轴之间的润滑间隙中。根据待支承的轴的旋转速度,所述轴浮动在油膜上,由此得到各可倾瓦块的分别改变的倾翻状况。因此,这些可倾瓦块在待支承的轴的不同旋转速度的情况下以不同角度贴靠在壳体内壁上。
以传统方式,每个所述可倾瓦块具有贴靠面,可倾瓦块借助所述贴靠面贴靠在壳体内侧上。通过各贴靠面的倾斜部和拱形部可以实现可倾翻性,所述可倾翻性不必仅沿一个倾翻方向受限。已知旋转对称的贴靠面,该贴靠面例如球扇形地拱曲,使得能够实现沿几乎任意方向的倾翻。
通过必要时快速转动的、支承在可倾瓦轴承中的轴将转矩传递到各可倾瓦块上。因此,设置防滑或防扭转装置是必需的,该防滑或防扭转装置防止各可倾瓦块相对于壳体置于旋转中。这种防扭转装置例如能够以凸台的形式构造,所述凸台从壳体内壁径向向内伸入并且接合到在可倾瓦块中为此设置的凹槽中。然而不利的是,这导致增加的结构费事,因为一方面所述凸台必须这样构造,使得可靠地避免可倾瓦块相对于壳体内壁的滑动和扭转,然而同时又能够实现可倾瓦块相对于壳体内壁的倾翻,以便实现优化地支承待支承的轴。然而,不利的是,可倾瓦块中的凹槽构成材料削弱并且因此减小构件强度。
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在可倾瓦块的背侧中设置有凹部并且在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增高部或者说突出部,所述增高部这样构造,使得其可以接合到可倾瓦块中的凹部中。以这种方式,两个构件仅在该凹部内彼此贴靠,由此,同时实现防扭转并且构成贴靠面。通过两个接触面的弯曲差异,可倾瓦块的纵轴线可以在轴的纵轴线上定向。所述轴将转矩通过润滑膜压力沿旋转方向施加到瓦块上,由此得到第二接触面。在瓦块的未倾翻位置下,这是在壳体内壁上的增高部和在可倾瓦块中的凹部之间的线形接触。不利的是,在瓦块绕着轴的轴线的倾翻角度增大的情况下,所述增高部和所述凹部之间的接触长度以及接触面的造型被改变。所述变化可能对轴承的运行特性起不利作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这样进一步发展可倾瓦轴承,使得其能简单并且从而低成本地制造,并且减少维护花费以及磨损。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对轴进行支承的可倾瓦轴承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所述可倾瓦轴承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侧和壳体纵轴线,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可倾瓦块,所述可倾瓦块具有背侧,所述背侧面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可倾瓦块的背侧上的增高部布置在凹部中,所述凹部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中,使得在所述增高部上存在的第一接触面贴靠在所述凹部的底部上的第二接触面上。所述可倾瓦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空心柱形的侧壁和圆形的底部,并且所述增高部绕着增高部纵轴线旋转对称地构造,其中,所述增高部纵轴线与所述壳体纵轴线垂直,并且所述增高部具有关于所述增高部纵轴线径向向外突出的隆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轮BHW滑动轴承两合公司,未经卓轮BHW滑动轴承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8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