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9311.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梅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吴瑜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银行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添加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终端领域,解决了用户在终端上开通虚拟银行卡时,信息输入过程非常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第一终端接收添加银行卡的请求;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的点对点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获取银行卡数据的请求;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银行卡数据;第一终端根据银行卡数据获取银行卡账户信息;第一终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开卡请求,从而在第一终端中添加银行卡,开卡请求包括银行卡账户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2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61359.3、发明名称为“一种设备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苹果支付(Apple Pay)、三星支付(Samsung Pay)、华为支付(Huawei Pay)和小米支付(Mi Pay)等支付应用,是由终端厂商联合卡组织和发卡方等机构开发的基于终端中的嵌入式安全单元(Embedded Secure Element,eSE)和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通信接口的支付应用,允许用户将自己拥有的信用卡或借记卡等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中,形成虚拟银行卡,其中,卡组织可以是中国银联;发卡方可以是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形成虚拟银行卡之后即可利用终端贴NFC销售点(Point of Sale,POS)机的读卡器,此动作也称为“拍Tap”,即可完成贴卡支付,依照银联的叫法即“闪付”。需要说明的是,虚拟银行卡数据包括支付令牌(Token)和支付密钥等保存于eSE中,eSE具有不低于实体银行卡的安全存储能力,是可靠的虚拟银行卡载体。将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中生成的虚拟银行卡也称为设备卡。
现有技术中,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生成虚拟银行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拍摄卡片上的卡号、打开终端NFC功能读取银行卡号或用户手动输入银行卡账户信息,例如,主账号(Primary Account Number,PAN)、有效期和信用卡安全码(Card VerificationValue,CVV)等,然后,进行一次持卡人验证。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生成虚拟银行卡的过程示意图。
对于发卡方,将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生成虚拟银行卡的过程相当于一次传统的在线支付,需要通过校验银行卡账户信息或取款密码,以及通过向持卡人预留手机号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式验证持卡人身份,这是银行卡交易安全所要求的。
然而,每个终端的支付应用的用户都可能拥有多张借记卡或信用卡,可能在自己的支付应用中绑定多张卡片以便获得不同银行的优惠。目前智能手机使用1-3年后可能会更新换代,或者终端故障后维修时恢复出厂设置后,都需要重新将实体银行卡绑定到终端。目前终端厂商设计的终端支付应用,不会保存银行卡账户信息,而eSE中保存的虚拟银行卡数据也不允许被复制出,因此添加实体银行卡到新终端只能通过输入银行卡账户信息并执行持卡人验证的方式,用户目前只能逐一地将实体银行卡重新绑定到新终端或维修后返回的终端上,由于信息输入过程非常繁琐,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添加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9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