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利用多摄像机网络捕捉静态场景和/或运动场景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9492.2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2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A·布莱斯托弗;刘明昌;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B64C39/02;G06T7/70;G06T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郑宗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利用 摄像机 网络 捕捉 静态 场景 运动 系统 方法 | ||
本文中公开了用于利用多摄像机网络捕捉静止场景和/或运动场景的系统和方法的各个方面。系统包括多个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多个UAV中的每个与被配置为捕捉多个图像的成像装置相关联。多个UAV中的第一UAV包括第一成像装置,第一成像装置被配置为捕捉一个或多个静止对象和/或移动对象的第一图像集合。第一UAV被配置为从一个或多个成像装置接收聚焦透镜信息、当前地点和当前方位。确定一个或多个成像装置中的每个的目标地点和目标方位。将控制信息传送给一个或多个其他UAV以将当前地点和当前方位修改为一个或多个成像装置中的每个的所确定的目标地点和方位。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涉及静态场景和/或动态场景的捕捉。更具体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涉及利用多摄像机网络捕捉静态场景和/或动态场景。
背景技术
因为数字摄像机和低成本传感器系统的问世和后续发展,技术现在已经朝向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前进。这样的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应用,诸如智能家居、办公室自动化、媒体和娱乐、安全和监督、移动和机器人网络、人机接口、虚拟现实系统、3D对象重构和/或运动捕捉。
通常,通信地连接到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和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的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用户输入以选择设施(诸如体育馆)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固定摄像机,诸如现成摄像机、嵌入式摄像机和/或通信地耦合的摄像机。多个固定摄像机可以围绕设施以不同的角度和战略地点安装,以捕捉设施中的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实时360°运动。这样的围绕设施安装的多个固定摄像机可以被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校准。校准可以被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执行,以解决多个固定摄像机的零件间变化、聚焦透镜差异和透镜畸变。
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输入,并且将控制命令传送给多摄像机网络系统。控制命令可以基于对一个或多个对象和一个或多个环境因素(诸如照明、阴影和/或反射)的选择。控制命令可以调整多摄像机网络系统中的固定摄像机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因此,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可以基于控制命令捕捉多个图像。捕捉的图像可以被发送回到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
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的捕捉的图像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的图像发送到用户终端,以用于这些图像的显示和分析。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固定摄像机在多摄像机网络系统中的放置可能不适合足以提供对包括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预定义区域的充分覆盖。因此,基于各种应用的目的,可能期望多摄像机网络系统包括用于最佳地放置在设施中以用于以特定分辨率在最大程度上覆盖预定义区域的非固定摄像机。可能进一步期望的是,集中式图像处理服务器是足够鲁棒的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来进行准确的校准。
如在本申请的剩余部分中参考附图阐述的,通过比较所描述的系统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常规的和传统的方法的其他限制和缺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明显。
发明内容
如权利要求中更完整地阐述的,基本上如至少一个附图中所示的和/或结合至少一个附图描述的,用于通过使用多个成像装置进行图像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通过连同附图一起阅读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本公开的这些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的是相同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环境的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无人驾驶飞行器(UAV)的各种组件的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服务器的框图。
图4A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网络环境的框图,第一网络环境包括用于在分布式处理模式下重构3D结构的用户终端和多个UAV。
图4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网络环境的框图,第二网络环境包括用于在集中式处理模式下重构3D结构的服务器和多个UA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9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