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280.6 | 申请日: | 201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矢内言典;永井希志郎;鬼形淳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B75/32;F16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连杆机构 促动 | ||
1.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用于内燃机用连杆机构,使控制轴旋转,所述控制轴使所述内燃机的连杆机构的姿势变化,其特征在于,具有:
波动齿轮型减速器,所述波动齿轮型减速器对电动马达的转速进行减速并传递到所述控制轴;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有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波动齿轮型减速器,
所述波动齿轮型减速器具有:
波动发生器,所述波动发生器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结且轮廓为椭圆形状;
挠性外齿轮,所述挠性外齿轮与所述控制轴一体旋转,并且该挠性外齿轮具有在外周形成有外齿,插通在所述波动发生器的外周侧的圆筒部;
以及内齿轮,所述内齿轮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具有与所述挠性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该内齿轮由铁系金属材料形成,
所述促动器具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内齿轮和所述控制轴,通过相互抵接来限制规定以上的相对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机构具有: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内齿轮,沿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并且向所述控制轴侧延伸;
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控制轴,在相对旋转为规定以上时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控制轴的径向外侧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挠性外齿轮的所述圆筒部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在所述内齿轮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沿轴向延伸的止动器增强部、以及从所述止动器增强部沿轴向延伸而供所述第二部件抵接的止动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器增强部形成在比所述止动器宽的角度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止动器增强部和所述止动器在所述止动器的周向两侧形成有台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器具有用于将所述内齿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栓插通的螺纹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是能够利用多连杆式活塞-曲柄机构来变更活塞的行程特性的可变压缩比装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内齿轮一体成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是与所述内齿轮分体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是从所述控制轴向径向外侧伸出并且径向外侧向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方向马达侧伸出的伸出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是铝系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2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