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625.8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0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S·科尔伯格;J·哈斯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钢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奥钢联金属成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22/06;C21D1/6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硬化 部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冲压金属钢板部件的方法,其中金属板坯料从由可硬化钢合金构成的金属钢板带分离,并且然后使金属钢板坯料奥氏体化,其中坯料被加热到大于Ac3的温度,然后被放置到成型工具中并且在成型工具中成型,并且在成型期间,以大于临界硬化速度的速度冷却,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在成型和硬化过程中产生第二类型的微裂纹,在正半径和/或拉伸边缘附近将氧气供应到将要成型的金属板坯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硬化钢部件,特别是在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可以实现特别稳定的乘客舱,而不必使用在正常强度下更大并且必须由此体现得更重的部件。
为了生产这种硬化钢部件,使用可以通过淬火硬化来硬化的钢种。这种钢种包括例如硼合金锰碳钢,这些钢中最广泛使用的钢是22MnB5。但是其它硼合金锰碳钢也用于此目的。
为了用这些类型的钢生产硬化部件,必须将钢材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Ac3),并且必须等到钢材奥氏体化。根据所需的硬度,可以在这方面实现部分或完全的奥氏体化。
如果在奥氏体化之后,这种钢材料以高于临界硬化速度的速度冷却,则奥氏体结构转变成非常坚硬的马氏体结构。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达150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Rm。
目前,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程序方法来生产钢部件。
在所谓的成型硬化中,从钢带分离钢板坯料,例如从钢带切出或冲压出钢板坏料,然后使用常规的,例如五步深拉工艺,即,深拉钢板坯料以生产成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该成品部件的尺寸略小,以便在奥氏体化期间补偿随后的热膨胀。
以这种方式使生产的部件奥氏体化,然后被插入成型硬化工具中,在该工具中对部件进行压制,但是部件没有形成或仅形成很小的程度,并且通过压制,热量从部件流出并且进入压制工具,特别是在大于临界硬化速度的速度下。
另一种程序方法是所谓的压制硬化,其中从钢板带分离坯料,例如从钢板带切出或冲压出钢板坏料,然后使坯料奥氏体化,并且在优选的一步步骤中在782℃以下的温度形成热坯料,并且同时以大于临界硬化速度的速度冷却。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设置有带有例如锌或锌基合金的金属防腐涂层的坯料。成型硬化也称为间接过程,而压制硬化被称为直接过程。间接过程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工具几何形状。
直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但是可实现的组件复杂性较低,特别是在一步成型过程中。
然而,在压制硬化中,不利的是在表面中形成微裂纹,特别是镀锌钢板坯。
在这方面,区分了一阶微裂纹和二阶微裂纹。
一阶微裂纹归因于所谓的液态金属脆化。该理论是,在成型过程中,即当将拉伸应力施加在材料上时,液态锌相与仍然存在的奥氏体相相互作用,导致在材料中产生深度高达几百μm的微裂纹。
申请人通过主动或被动冷却材料成功地抑制这些一阶微裂纹-在从加热炉中取出和热成型过程开始之间的时间内-到不再存在液态锌相的温度。这意味着热成型在低于约750℃的温度下进行。
到目前为止,尽管预冷却,仍然无法控制热成型中的二阶微裂纹,即使在低于600℃的热成型温度下也会发生这种情况。裂纹深度在这种情况下达到几十μm。
用户不接受一阶微裂纹和二阶微裂纹,因为它们构成了潜在的破坏源。
然而,利用先前的方法,不可能确保没有二阶微裂纹的部件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钢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奥钢联金属成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奥钢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奥钢联金属成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设备和硬化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