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输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908.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爱德华·布劳卡;詹姆斯·芬特雷斯;劳伦斯·费尔哈特;罗伯特·瓦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尔福盛303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15;A61M5/28;A61M39/22;A61M39/00;A61M39/24;A61M5/178;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麦善勇;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装置 | ||
披露了用于医用流体微输注的系统和方法。微输注系统可以包括泵、患者接口、在泵与接口之间的管路、以及沿着管路的微输注装置。该管路的在微输注装置上方的第一部分比该管路的在该装置下方的第二部分更长。该微输注装置可以包括与该管路共线的腔室、在该腔室与该管路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一阀、在该腔室与该管路的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二阀、以及在该腔室与排放腔室之间的第三阀。该第二阀可以可滑动地设置在该腔室内。可以将医用液体提供到该腔室中,这使该第二阀滑动,从而使该腔室中的另一种流体移位穿过该第三阀进入该排放腔室中。
技术领域
本披露总体上涉及通过输注来施用医用流体、具体地涉及用于提供并泵送医用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输注泵已成为医疗保健行业常见的用于精确施用静脉内(IV)流体的装置。使用泵代替具有简单滚轮夹的抬高式流体容器来控制IV流体的流动允许更准确且一致地控制流体到患者的输送速率。
将流体容器连接到患者的管路、阀、配件以及针的组件可以称为“IV套件”。IV套件典型地是可抛弃式的,以降低感染和污染的风险。在一些输注泵/IV套件系统中,在泵处或泵上方提供要输送给患者的药物。因此,在这些系统中,填充泵与患者之间的管路的流体(比如盐水)在任何药物到达患者之前先被提供给患者。在一些系统中,可以在管路中设置一毫升或更多的流体,所述流体以一毫升每小时的速度泵送时可能造成在药物送达患者之前长达一小时的延迟。如果不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系统可能是不合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主题技术的方面涉及使用微输注装置来微输注医用流体。微输注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腔室、一个或多个固定阀、以及一个或多个滑动阀,并且可以设置在输注泵与患者之间的静脉内(IV)套件中。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微输注装置的阀和腔室可以被布置并配置成促进将医用流体输注到患者,而无需向患者提供大量盐水或其他溶液。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微输注装置,该微输注装置包括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第一腔室。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被设置在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腔室之间的第一阀。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被设置在可移动活塞上的第二阀,该可移动活塞可在该第一腔室内移动。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被设置成与该第一腔室相邻的第二腔室。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一腔室与该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阀。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无针端口,该无针端口被配置成流体联接至该第一腔室。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静脉内(IV)套件,该套件包括被配置成联接至流体源的第一管路。该IV套件还包括微输注装置,该微输注装置具有联接到该第一管路的输入端口。该微输注装置还包括: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第一腔室;被设置在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腔室之间的第一阀;被设置在可移动活塞上的第二阀,该可移动活塞可在该第一腔室内移动;被设置成与该第一腔室相邻的第二腔室;被设置在该第一腔室与该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阀;无针端口,该无针端口具有流体地联接至该第一腔室的端口腔室;以及输出端口。该IV套件还包括联接至该输出端口的第二管路。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用输注泵将第一流体提供穿过微输注装置的第一腔室和输出端口。该方法还包括从流体地联接至该第一腔室的端口将第二流体提供到该第一腔室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提供该第二流体使该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流体的一部分移位到该第二腔室中。该方法还包括用该输注泵将来自该第一腔室的第二流体提供穿过该输出端口。
应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披露内容容易地了解本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其中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应认识到,本主题技术能够具有全都不脱离本主题技术的范围的其他的且不同的配置,并且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其他不同方面进行修改。因此,发明内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用于提供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展示了所披露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原理。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尔福盛303公司,未经康尔福盛303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