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放型排放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及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1331.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聪;小此木卓马;仁平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00 | 分类号: | G01N1/00;F01N3/00;G01M15/10;G01N1/22;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型 排放 分析 泄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开放型排放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所述开放型排放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将从排出口(7a)排出的废气与周围的外部气体一起从废气提取部(10)吸入,并且对该提取的废气进行分析,所述开放型排放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测定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提取口(11)附近的温度,检测出从所述提取口(11)漏出废气,
在所述提取口(11)附近的内外位置进行所述温度的测定,根据该内外的温度的温度差超过规定的阈值这一情况,检测出废气漏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提取口(11)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的多处进行所述温度的测定。
3.一种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具有:废气提取部(10),其将从排出口(7a)排出的废气与周围的外部气体一起吸入;浓度分析部(30),其对该提取的废气进行分析,
所述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提取部(10)具备大于所述排出口(7a)的提取口(11),
在该提取口(11)的附近设置有温度检测部(50) ,
所述温度检测部(50)是检测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外周面的温度的外侧温度检测部(51)与检测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内周面的温度的内侧温度检测部(52)成对而构成的,
所述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具备温度计测部(55),所述温度计测部(55)检测所述外侧温度检测部(51)与所述内侧温度检测部(52)的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部(50)沿所述提取口(11)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多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提取部(10)是中空的管状部件,
所述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具备内插管(60),所述内插管(60)的下游侧插入到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内侧,并且所述内插管(60)的两端开放,
在该内插管(60)与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供漏出的废气通过的泄漏通路(15),
在该泄漏通路(15)内配置有所述内侧温度检测部(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管(60)的上游侧部分具有扩开部(62a),所述扩开部(62a)从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所述提取口(11)向上游侧延伸出来,并且向径向外方扩开,该扩开部(62a)的前端(61)比所述提取口(11)更位于径向外方的位置,
所述内插管(60)的上游侧在轴向向视下,覆盖所述泄漏通路(15)的上游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管(60)的上游侧部分具备弯曲部(67),所述弯曲部(67)从所述废气提取部(10)的所述提取口(11)向上游侧延伸出来,以向径向外方包围所述提取口(11)的边缘部的方式弯曲,
所述提取口(11)的开口边缘部(14)进入该弯曲部(67)的凹部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管(60)的至少一部分由绝热材料构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管(60)的上游侧开口和所述排出口(7a)经由具有通气性的滤清器(7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放型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清器(70)由弹性部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13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