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测定者确定方法、被测定者确定系统、血压的测定状态判定方法、血压的测定状态判定装置以及血压的测定状态判定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2645.9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康平;饭冢翔一;森本高志;小川智辉;前田茂则;秋元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B5/1171;G10L15/00;G10L25/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娜;段承恩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设备 生命体征数据 个人认证 个人识别信息 血压 测定数据 状态判定 状态判定装置 存储器 预先确定 存储 关联 | ||
从能够对用户进行个人认证的第1测定设备接收在第1测定设备测定出的第1生命体征数据和由第1测定设备进行了个人认证的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从与第1测定设备不同的第2测定设备接收在第2测定设备测定出的第2生命体征数据,算出表示第1生命体征数据和第2生命体征数据所包含的彼此共同的测定类别的各测定数据的一致度的第1值,判别第1值是否比预先确定的第1阈值大,在第1值比第1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2生命体征数据确定为由第1测定设备进行了个人认证的第1测定设备的用户的测定数据,将第2生命体征数据和个人识别信息进行关联而存储于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确定对生物体信息进行测定的测定设备的被测定者的技术和判定血压的测定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医疗保险、人寿保险的领域中出售有被称为风险细分型保险的、设定与被保险人的健康风险相应的保险费的保险。在风险细分型保险中,为了设定适当的保险费以及促进被保险人的健康,希望定期地取得生物体信息。
作为在一般家庭中测定人体的生物体信息的设备,血压计、体重计、身体成分计、活动量计等正在普及。在将这些测定设备利用于保险费的估算时,需要对被测定出的数据的测定对象者(也即是被测定者)是被保险人这一情况进行个人认证。
已提出可以用作对血压计、体重计这样的不具有个人认证功能的测定设备赋予个人认证信息的装置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对具有个人认证功能的测定设备和想赋予个人认证信息的测定设备的各自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来继承个人认证信息的技术。
另外,为了将血压计等在一般家庭能够测定生物体信息的设备的测定值利用于保险费的估算,需要测定值高精度地表示被测定者的生物体信息。作为提高在家中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的精度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了角度传感器的血压计,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使用配备了摄像头的测定设备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1560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1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5249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可列举以下第1问题。即,在基于位置信息继承个人认证信息的专利文献1中,在设定为能够进行个人认证信息的继承的范围内存在多个用户的情况下,难以识别每一个用户。因此,例如在居住于同一住宅的男女中男性使用了血压计,同时女性使用了活动量计的情况下,会导致发生将血压计的测定值和活动量计的测定值作为同一人物的测定值进行个人认证这一问题。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3,可列举以下第2问题。即,在使用家庭用的测定设备在家中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难以担保所测定出的生物体信息正确。另一方面,如果前往医疗机构测定生物体信息的话,被测定者的负担会很大。另外,既存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设备将使用者以进行正确的测定为目的而使用这一情况作为前提,难以防止使用者有意进行不正确的测定这一情况。例如,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2的角度传感器推定被测定者的姿势的技术中,并不知晓被测定者的手臂以外的姿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是鉴于上述第1问题而提出的,
是一种被测定者确定方法,是确定测定设备的被测定者的方法,所述测定设备与网络连接并测定所述被测定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网络,从能够对用户进行个人认证的第1测定设备接收在所述第1测定设备中测定出的第1生命体征数据和由所述第1测定设备进行了个人认证的所述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所述第1生命体征数据包含至少1个测定类别的测定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2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