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结构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3941.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9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罗伯特·邓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碳工场(北京)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E04H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程钢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区金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结构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10,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平台12,该第一平台由矩形中央部分12和两个端部12b和12c组成。支撑柱16从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以支撑刚性的第二平台14,提供封闭的容纳空间的建筑物18由第二平台14支撑。第二平台具有至少一个悬臂支撑区域,其延伸超出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12a,以覆盖第一平台的端部12b并由此在两个平台之间提供有盖停车区,可在该停车区上驾驶车辆而不受支撑柱的阻碍。建筑结构10不具有在地面下方延伸的基脚,并且结构上的风力仅与第一平台12的各部分的重量抵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更好地利用可用的土地、特别是已经用于停放车辆的土地或硬质停车坪的区域来提供方便定位的廉价容纳空间。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竖立在压实地面上的建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并具有矩形中央部分和两个端部的第一平台、固定在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的向上延伸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刚性第二平台以及提供由第二平台支撑的封闭容纳空间的建筑物,第二平台具有至少一个悬臂支撑区域,该区域延伸超出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以覆盖第一平台的端部并由此在两个平台之间提供有盖停车区,车辆可以在不受支撑柱阻碍的情况下被驾驶到该停车区,其中该结构没有在地面下方延伸的基脚,结构上的风力是仅仅通过第一平台的各部分的重量来对抗。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存在大面积的土地目前仅用作停车场、空置硬质停车坪或等待开发的清理建筑工地,这些区域通常位于市中心附近和房地产昂贵的其他地方。本发明允许已经使其表面充分压实的任何现有停车场或硬质停车坪承受任何当前四轮机动车辆的重量,以用作建筑地块而不损害其当前功能。可用停车区的数量可能需要略微减少,但停车设施将得到改善,因为所有停车区都将被覆盖,并且停放的车辆将被遮挡。
众所周知的问题是,一些机构如医院和学校由于机构附近的住房费用过高而难以雇用关键人员。这些机构通常具有工作人员和访客停车场,借助于本发明,这些工作人员和访客停车场可用于减轻提供工作人员容纳空间的问题。还有其他情况,在现有停车场或未开发的建筑工地或车库地块上构造容纳空间将是有益的。例如,一些大学城的停车设施非常有限,因此建议游客“停车并骑车”。这种城外停车场可用于为大学教学人员提供低成本容纳空间。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建筑结构没有基脚也没有地基。因此,停车场或车库地块或压实的硬质停车坪表面不需要受到干扰,并且可以竖立简单地设置在现有表面上的建筑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至少建筑物的框架和两个平台能够在现场外预组装,并且使用不比叉车或小型移动式起重机更多的提升设备在短时间内竖立。
建筑结构的重量分布在由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限定的大区域上。结果,建筑结构施加在现有停车场的压实表面上的压力不应超过车辆施加在地面上的压力。因此,如果建筑结构需要被拆除或移动,其所在的地面不需要大修。
为了使第一平台的重量足够大以承受由第二平台支撑的建筑物上的风力,期望将第一平台的不同部分构造为围绕着充满压载物的托盘的开放式框架,这些框架优选地由箱形截面或I形截面横梁构成。
每个托盘优选地由焊接网制成,并且可以填充有压实的硬核,例如碎砖、岩石或碎石,其可以方便地在本地采购以用作压载物。
或者,每个托盘可以形成为能够保持液体形式的压载物(例如水)或可流动的颗粒材料(例如沙子)的结构容器。
该压载材料的质量既使得所提出的结构能够承受风力的倾覆力矩,同时支撑任何停放的车辆的重量并且将车辆升高到位于压实的地面上方的结构筏构件上方。
当然重要的是,当平放时,至少第一平台的中央部分应该是水平的。在停车场表面不是水平的情况下,可以在中央部分下方放置耐用的弹性垫片,以补偿压实的地面的任何不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碳工场(北京)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零碳工场(北京)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3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