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及燃料气体供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4780.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翼;横山晃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志强;鲁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气体 重质烃类 气体生成部 供给通路 燃料气体 改性装置 脱硫装置 合成 甲烷 脱硫 热交换 燃料气体供给通路 燃料气体供给装置 改性催化剂 水蒸气改性 分解反应 合成甲烷 甲烷气体 气体改性 燃烧设备 热交换部 内燃机 一氧化碳 再循环 排出 催化剂 分解 | ||
1.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其是对燃烧设备供给将重质烃类气体改性而成的含有甲烷作为主要成分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具备:
脱硫装置,其将重质烃类气体脱硫;
改性装置,其具备气体生成部和再合成部,所述气体生成部进行利用改性催化剂对在所述脱硫装置中脱硫的重质烃类气体进行水蒸气改性以分解为甲烷的分解反应,生成含有甲烷的混合气体,所述再合成部利用催化剂由所述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氢再合成甲烷;
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其通过所述脱硫装置向所述改性装置供给重质烃类气体;
热交换部,其在所述再合成部内,进行从所述气体生成部供给的混合气体与流过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的在所述脱硫装置中脱硫前的重质烃类气体的热交换;
再循环通路,其将在所述气体生成部生成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送还至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和
燃料气体供给通路,其向所述内燃机供给从所述再合成部排出的燃料气体。
2.权利要求1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改性装置是在上部具备所述气体生成部且在下部具备所述再合成部的状态下一体地形成,
所述气体生成部具备接收在所述脱硫装置中脱硫的重质烃类气体并利用改性催化剂进行改性反应的绝热反应容器,
所述再合成部具备管状反应部和热交换容器,所述管状反应部将所述绝热反应容器内与所述燃料气体供给通路连通,且在内部具备催化剂,所述热交换容器是围绕所述管状反应部而形成,所述热交换部为流过所述管状反应部内的混合气体与流过作为所述管状反应部与所述热交换容器之间的空间的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的重质烃类气体进行热交换的结构。
3.权利要求2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管状反应部为将所述绝热反应容器内和所述燃料气体供给通路在上下方向连通,在所述热交换部,流过所述管状反应部内的混合气体向下方流过,流过作为所述管状反应部与所述热交换容器之间的空间的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内的重质烃类气体向上方流过,在成对流的状态下进行热交换的结构。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其中,将所述再循环通路的一端与所述气体生成部的下端部连接,将另一端与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中的所述改性装置的上游侧连接。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重质烃类气体供给通路中具备利用所述燃烧设备的废气将向所述改性装置供给前的重质烃类气体预热的预热部。
6.燃料气体供给方法,其是对燃烧设备供给将重质烃类气体改性而成的含有甲烷作为主要成分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方法,其中,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中,向所述气体生成部供给S/C (水蒸气/碳比)值为0.4以上且1.0以下、300℃以上且450℃以下的重质烃类气体,在所述气体生成部内得到超过450℃且520℃以下的混合气体的同时,在所述再合成部得到250℃以上且300℃以下的燃料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阪瓦斯株式会社,未经大阪瓦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7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颗粒材料浆料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植物性生物燃料改性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