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气组件的可转动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793.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海尔吉·布伦纳;马库斯·霍;拉尔夫·约斯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锐世先进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模块 电气 组件 转动 载体 | ||
电池模块包括被配置为接纳电气组件的载体。该载体是电绝缘的,并且包括被配置为接纳第一多个电气组件的第一部分、被配置为接纳第二多个电气组件的第二部分以及被配置为使第一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二部分转动的可挠区域。
说明书
背景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池和电池模块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电池模块的电气组件(例如电耦接组件)的可转动(例如铰接的)载体。
本节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相关的行业的各个方面。相信这些内容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因此,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陈述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作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使用一个或多个电池系统为车辆提供全部或部分动力的车辆可以被称为xEV,其中术语“xEV”在本文中被定义为包括所有以下车辆或其任何变体或组合:其使用电力作为其全部或部分车辆动力。例如,xEV包括利用电力作为所有动力的电动车辆(EVs)。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也被认为是xEV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s)结合了内燃机推进系统和诸如48伏(V)或130V系统的电池供电的电力推进系统。术语HEV可以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任何变体。例如,全混合动力系统(FHEVs)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仅使用内燃机或使用前述两者来为车辆提供动力和其他电力。相反,轻度混合动力系统(M H EVs)当车辆怠速时禁用内燃机,并利用电池系统继续为空调单元、收音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供电,以及在需要推进时重新启动发动机。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也可以例如在加速期间施加某种水平的动力辅助,以补充内燃机。轻度混合动力通常为96V至130V,并且通过皮带式或曲轴式起发电一体机回收制动能量。进一步地,微型混合动力电动车辆(mH EV)也使用类似于轻度混合动力的“停止-启动”系统,但是mH EV的微型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向内燃机供应动力辅助或者不那样并且在低于60V的电压下运行。为了本讨论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mH EVs从技术上说通常不会将直接被提供给曲轴或传动系统的电力用作车辆的动力的任何部分,但是mHEV仍然可以被认为是xEV,因为当车辆怠速(此时内燃机禁用)时它确实使用电力来补充车辆的动力需求并且它通过起发电一体机回收制动能量。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辆(PEV)是可以从诸如墙壁插座的外部电源充电的任何车辆并且存储在可充电电池组中的能量驱动或有助于驱动车轮。PEVs是EVs的一个子类别,包括全电动或电池电动车辆(BEVs)、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 EVs)、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电动车辆改装。
与仅使用内燃机和传统电气系统(其通常是由铅酸电池供电的12V系统)的更传统的气体动力车辆相比,如上所述的xEV可以提供许多优点。例如,与传统的内燃车辆相比,xEV可产生更少的不期望的排放物并且可以展现出更高的燃料效率,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xEV可能完全不使用汽油,如同某些类型的EV或PEV那样。
随着技术继续发展,需要为这种车辆提供改进的电源,特别是电池模块。例如,在传统配置中,电池模块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允许或导致其他组件(例如,相邻的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的电气组件(例如,诸如汇流条的电连接器组件)。然而,电气组件的不良对准和/或集成可能导致待耦接的组件的不良电耦接,这可能引发短路。进一步地,将电气组件与要被连接的组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可能是麻烦和低效的。因此,电池模块的电气组件的改进的连接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以下阐述了本文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概述。应当理解的是,呈现这些方面仅仅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某些实施例的简要概述,并且这些方面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实际上,本公开可以包含以下可能没有阐述的各种方面。
本公开涉及具有被配置为容纳电气组件的载体的电池模块。该载体是电绝缘的,并且包括被配置为容纳第一多个电气组件的第一部分、被配置为容纳第二多个电气组件的第二部分以及被配置为使第一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二部分转动的可挠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锐世先进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柯锐世先进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