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式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6981.0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石黑文敬;李兵;清水新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刘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按摩 | ||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式按摩器,即使在使背部按摩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无法利用背部按摩机构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时,也能够继续以稳定的姿态保持头部;本发明的座椅式按摩器(1)具备:供使用者依靠的靠背部(3)、内置于靠背部(3)中的背部按摩机构(6)、以及在靠背部(3)内沿上下方向引导背部按摩机构(6)的背部导轨(7);该座椅式按摩器(1)构成为:在沿着背部导轨(7)使背部按摩机构(6)朝向上下任一方向移动,并且使背部按摩机构(6)移动至远离使用者头部的位置时,能够支撑使用者头部的枕部件(17)从靠背部(3)内伸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支撑使用者头部的背部按摩机构移动至远离头部的位置(例如腰部)时,也能够继续以稳定的姿态支撑头部的座椅式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利用机械式的按摩机构按摩使用者背部的座椅式按摩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那样的按摩器。
专利文献1的座椅式按摩器形成为靠背部和座部呈一体化的斗式座椅型,通过沿着设置于从靠背部的顶端至座部的前端为止的范围内的齿条部引导按摩机构,不仅可以对肩部和背部进行施疗,而且也可以对臀部为止的大范围进行施疗。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座椅式按摩器呈使背部按摩机构所具备的按摩臂伸至使用者的施疗部进行按摩的机械式,其靠背部的中央侧具有朝向外部(施疗部侧)开口的开口部,以便能够使该按摩臂朝向外部突出。
关于该开口部,当例如对腰部进行施疗时那样使背部按摩机构移动至远离头部的位置时,头部和肩部的后方不存在背部按摩机构。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开口部的大小比使用者的头部更宽,因而使用者靠在靠背部上时头部有可能从开口部落入靠背部内侧,从而无法保持舒适的坐姿。尤其在将靠背部放倒至倾斜姿态时,更容易发生该情况(使用者的头部落入开口部内侧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背部按摩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无法利用背部按摩机构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时,也能够继续以稳定的姿态支撑头部的座椅式按摩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座椅式按摩器采取以下技术方法。
即,本发明的座椅式按摩器具备:供使用者依靠的靠背部、内置于所述靠背部中的背部按摩机构、以及在所述靠背部内沿上下方向引导所述背部按摩机构的背部导轨;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沿着所述背部导轨使所述背部按摩机构朝向上下任一方向移动,并且使所述背部按摩机构移动至远离使用者的头部的位置时,能够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枕部件从所述靠背部内伸出。
另外,优选所述背部导轨分别配置于所述靠背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枕部件能够从左右的背部导轨之间且该背部导轨的上部位置处伸出。
另外,优选所述靠背部内设有使所述枕部件朝向靠背部的前方伸出的伸出机构;所述伸出机构构成为:与所述背部按摩机构沿着所述背部导轨向下移动相连动而使所述枕部件伸出。
另外,优选所述枕部件与所述靠背部之间设置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以相对于所述靠背部朝向前后方向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撑所述枕部件;所述摆动臂的前端部设有枕部件,所述摆动臂的基端部转动自如地被枢轴支撑在所述靠背部上。
另外,优选所述靠背部内设置有将伸出至所述靠背部的前方的枕部件朝向后方拉回的回拉机构;所述回拉机构构成为:与所述背部按摩机构沿着所述背部导轨向上移动相连动而将所述枕部件朝向后方拉回。
另外,优选所述背部按摩机构中设置有上推部件,所述上推部件在沿着所述背部导轨向上移动时与所述摆动臂抵接,从而使所述摆动臂朝向后方摆动。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式按摩器
- 下一篇:通过光凝固治疗和预防视网膜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