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部通话系统的无线接入点和路由音频流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7133.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K.詹金斯;L.R.G.弗里森;J.安德森;J.布尔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20 | 分类号: | H04W48/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毕铮;申屠伟进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部 通话 系统 无线 接入 路由 音频 数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内部通话系统的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接入点包括:
无线收发器;以及
电子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接收通信,
使用电子地址来标识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
响应于所述无线接入点是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的确定,将音频数据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直接传输到内部通话系统,以及
响应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是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的确定,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点将音频数据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内部通话系统,
其中电子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根据同步参数来调节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第二音频数据流并且最小化音频延迟,所述同步参数是为已被分配所述无线接入点作为其家庭无线接入点的无线内部通话设备而限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有线数据连接通信地耦合到第二无线接入点,并且其中电子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经由有线数据连接将音频数据从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第二无线接入点,而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点将音频数据从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内部通话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中有线数据连接包括以太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中电子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通过有线数据连接从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二音频数据流,其中第二音频数据流由第二无线接入点从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无线接收,以及
通过无线收发器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传输到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连接到内部通话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附加无线内部通话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中电子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接收标识分配给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的信号来标识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中基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经常操作所在的位置来选择分配给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
7.一种在内部通话系统中路由音频流数据的方法,所述内部通话系统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和多个无线内部通话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中的每个无线内部通话设备被分配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一个无线接入点作为所述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所述多个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中的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接收通信;
由第一无线接入点标识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
响应于第一无线接入点是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的确定,由第一无线接入点将第一音频数据流从第一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直接传输到内部通话系统;
由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所述多个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中的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接收通信;
由第一无线接入点标识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
响应于第二无线接入点是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的家庭接入点的确定,由第一无线接入点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第二无线接入点;
由第二无线接入点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内部通话系统;以及
由第二无线接入点根据同步参数来调节第二音频数据流并最小化音频延迟,所述同步参数是为已被分配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其家庭无线接入点的无线内部通话设备而限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一无线接入点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传输到第二无线内部通话设备包括通过有线数据连接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一无线接入点传输到第二无线接入点,所述有线数据连接将第一无线接入点通信地耦合到第二无线接入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有线数据连接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一无线接入点传输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将第二音频数据流从第一无线接入点传输到第二无线接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71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