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光凝固治疗和预防视网膜血管疾病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8759.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T.J.加斯特;X.付;J.A.格拉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和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3/00 | 分类号: | A61H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曹立莉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凝固 治疗 预防 视网膜 血管 疾病 | ||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凝固治疗或预防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放置视网膜灼伤的改进技术,以防止视网膜组织(包括黄斑)中缺氧的发展和缺血的进展。该方法还可用于预防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患有缺血性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患者或具有缺血性视网膜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中的潜在缺血性组织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或预防视网膜血管疾病和/或黄斑水肿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视网膜周边和黄斑中进行视网膜灼伤以防止黄斑中缺氧的发展和由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的进展的改进技术。该方法还可用于预防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患有缺血性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潜在缺血性组织损伤。
背景技术
视网膜血管疾病
视网膜血管疾病是一个重要且日益增长的全球性问题。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形式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I型和II型糖尿病中的重要问题。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导致许多并发症,并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美国工作年龄人群视力受损或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眼中的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易于阻塞,产生视网膜缺氧并改变各种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合成。细胞因子和其他因子的这些变化可引发不利的局部反馈循环,这增加了相邻毛细血管阻塞的可能性。
目前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全视网膜光凝固(PRP)。该治疗依赖于激光来破坏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其是主要的氧消耗者。通过PRP破坏眼睛的一些光感受器允许氧可用于较低水平的细胞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这种降低倾向于导致新血管形成的消退并降低视力丧失的风险。用于产生光感受器的局部损伤的其他方法是可获得的并且是已知的,但激光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治疗在防止由于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的并发症引起的视网膜的进一步损伤方面有些效果,但也可引起并发症,例如周边视觉丧失和黄斑水肿增加。通常,这种治疗是通过在周边视网膜中随机散射大的激光灼伤或将激光灼伤网格应用于看起来具有渗漏血管的黄斑区域而进行的。
眼睛中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与汇合性毛细血管阻塞形式的毛细血管生理紊乱有关,所产生的视网膜缺血区域导致VEGF和其他生物因子的产生增加。升高的VEGF通过升高局部毛细血管粘附蛋白导致附近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阻塞的速率增加,并导致血管渗漏从而导致视网膜水肿,并且如果涉及足够的视网膜区域,则导致新血管形成。
导致单个毛细血管阻塞的基本病理过程被认为是活化的白细胞粘附至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并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果,最终导致单个毛细血管的阻塞,可能是在损伤循环耗尽内皮复制之后。然而,临床上观察到的是视网膜缺血的大的汇合区域而不是随机的毛细血管阻塞。因此,单个毛细血管的阻塞可能取决于周围毛细血管的开放或阻塞。也就是说,存在非随机阻塞,使得阻塞以不利反馈循环的形式产生进一步的阻塞。随着毛细血管阻塞,局部视网膜组织变得缺血/缺氧,该组织释放一个或多个因子,其增加了附近毛细血管阻塞的可能性。
黄斑水肿
黄斑水肿是黄斑中液体的积聚,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这是美国工作年龄人群中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黄斑水肿发生在当黄斑中的流体从渗漏的视网膜血管中异常渗漏和积聚时,并且通常出现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下。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I型和II型糖尿病中的重要问题。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导致许多并发症。
黄斑水肿也可发生在眼科手术后,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相关,或者是影响眼睛的炎性疾病的结果。
目前,约40%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激光治疗作为眼内注射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降低VEGF水平倾向于减少血管渗漏并降低视力丧失的风险。目前用于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通常采用激光灼伤网格的形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在没有任何指导原理的情况下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和技术公司,未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和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8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