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氧基镁、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和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9056.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浩之;山田新吾;鱼住俊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31/08 | 分类号: | C07C31/08;C07C29/70;C07C29/94;C08F4/654;C08F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氧基镁 制造 方法 烯烃 类聚 合用 固体 催化剂 成分 | ||
1.一种烷氧基镁,其特征在于,其由作为平均粒径低于1μm的一次颗粒的集合体的二次颗粒构成,
用所述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所述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表示的比为0.1以下,总孔容积为0.5~1cm3/g,比表面积低于50m2/g,粒度分布指数(SPAN)为1以下,
其中,具有5μm以下的粒径的微粉的含量为全部颗粒质量的3质量%以下,总孔容积为0.5~1cm3/g,具有1μm以下的孔径的孔的50%以上具有0.5μm以下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氧基镁,其中,所述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低于60μ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实施如下工序:
固体物形成工序,使金属镁和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形成固体物;和,
接触工序,使所述固体物和一种以上的羧酸酯在有机溶剂中接触而形成悬浮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醇为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2-乙基己醇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脂肪族烃化合物和芳香族烃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羧酸酯为选自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下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式(I)中,R1和R2为氢原子、碳数1~12的直链状烷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烷基、乙烯基、碳数3~12的直链状烯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烯基、碳数3~12的环烷基或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与R2任选彼此键合而形成环,R3和R4为碳数1~12的烷基,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
式(II)中,R5~R8表示氢原子、碳数1~12的直链状烷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烷基、乙烯基、碳数3~12的直链状烯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烯基、碳数3~12的环烷基或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5与R6、R7与R8任选彼此键合而形成环,R9和R10为碳数1~12的烷基,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
式(III)中,R11和R12表示氢原子、碳数1~12的直链状烷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烷基、乙烯基、碳数3~12的直链状烯基、碳数3~12的支链状烯基、碳数3~12的环烷基或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1与R12任选彼此键合而形成环,R13和R14为碳数1~12的烷基,任选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羧酸酯为选自琥珀酸二乙酯、琥珀酸二丁酯、琥珀酸双(2-乙基己基)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丁酯、马来酸双(2-乙基己基)酯、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丁酯、丙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中的1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烷氧基镁为二乙氧基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氧基镁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实施所述接触工序,
从而使所述固体物的一部分与羧酸酯反应而形成反应物,或使所述固体物的一部分溶解于羧酸酯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或使所述固体物的一部分在羧酸酯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游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钛株式会社,未经东邦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9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