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由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的纤维的非织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9507.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T·维罗曼;D·德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优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91 | 分类号: | D04H1/4291;D06N7/00;D04H1/4334;D04H1/435;D04H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蔡文清;郭辉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结构 粘结 熔点 聚烯烃材料 茂金属催化剂 第二材料 第一材料 缠结 纤维 热活化粘结 短纤维 催化剂 催化 制备 | ||
1.一种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由占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的至少50重量%的短纤维制成,并且非织造结构的短纤维至少部分粘结,所述至少部分粘结包括在第一聚烯烃材料和第二材料之间的热活化粘结,所述第一聚烯烃材料由至少一种催化剂所制备,并且所述第一聚烯烃材料的熔点在130℃至170℃的范围内,所述至少一种催化剂是茂金属催化剂,所述第二材料的熔点比第一材料的熔点高至少10℃,非织造结构中第一材料的重量是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重量的至少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可选自合成或天然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可选自聚烯烃、聚酰胺、或聚酯。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或第二材料包含聚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是在对缠结的非织造结构进行加热和粘结期间不施加压力而制成的无压粘结。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所述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包含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短纤维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短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纤维的量为粘结且缠结的非织造结构的短纤维总含量的3%至30%。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材料一起包含在双组分纤维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双组分纤维是鞘/芯双组分纤维,其中,第一材料存在于鞘中。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短纤维总含量是所述结构的至少60重量%,优选至少70重量%,并且至多100重量%。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所述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的归一化硬挺度高于150N/重量%。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缠结通过针刺或水刺提供。
13.一种地毯,其包含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结且粘结的非织造结构作为面层,并且任选地包含背衬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毯,其通过首先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非织造结构而能够获得,其中粘结通过使缠结的非织造结构通过烘箱进行,对烘箱的温度曲线进行选择从而使纤维在粘结后保持完整性或在除纤维之间的粘结点之外保持其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或第二材料包含聚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是100%能够回收的。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是活动或展览地毯,并且其中,非织造结构的重量为100g/m2至35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优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优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95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芯和形成吸收芯的方法
- 下一篇:带有花纹的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