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0139.4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广世;安则裕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H3/24 | 分类号: | H02H3/24;H02H7/18;H02J7/00;H02J7/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检测部 导电电路 蓄电部 继电器装置 开关部 断开状态 检测 非通电状态 保护动作 接通状态 输出下降 通电路径 接地 电感部 断开 接通 通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蓄电部间的通电路径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并且在发生了接地等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蓄电部的输出下降并进行保护动作的继电器装置。继电器装置(1)具备:导电电路(11);开关部(20),能够切换成使导电电路(11)通电的接通状态与将导电电路(11)设为预定的非通电状态的断开状态;线圈(30)(电感部),与开关部(20)串联连接;第一电压检测部(61),在第一蓄电部(91)侧的路径中检测导电电路(11)的电压;第二电压检测部(62),在第二蓄电部(92)侧的路径中检测导电电路(11)的电压;及控制部(3),在第一电压检测部(61)及第二电压检测部(62)中的至少任一个电压检测部的检测值表示预定的异常值的情况下将开关部(20)切换成断开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蓄电部的外围装置的继电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车载用的电源装置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源装置具备铅蓄电池和锂蓄电池,作为铅蓄电池与锂蓄电池之间的电力路径而设有供电线。并且,设有对该供电线的通电和切断进行切换的两个MOSFET。该电源装置例如在非再生时(怠速运行时、加速行驶时、正常行驶时等),根据锂蓄电池的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而切换MOSFET的接通断开,由此以使SOC处于最佳范围的方式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2012-130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例如当在与铅蓄电池和锂蓄电池连接的供电线发生了接地时,在该供电线中瞬时地流过较大的电流。因此,铅蓄电池及锂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从发生接地时起瞬时地下降,在直至将两个MOSFET切换成断开状态而使较大的电流停止为止的期间,成为输出电压大幅下降的状态。当这样由于大电流而蓄电池的输出大幅下降时,有可能导致负载的动作停止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形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蓄电部间的通电路径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并且在发生了接地等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蓄电部的输出下降并进行保护动作的继电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继电器装置包括:
导电电路,是在与第一负载及第一蓄电部电连接的第一配线和与第二负载及第二蓄电部电连接的第二配线之间供电流流动的路径;
开关部,在所述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二配线之间连接于上述导电电路,能够切换成使上述导电电路通电的接通状态与将上述导电电路设为预定的非通电状态的断开状态;
电感部,在所述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二配线之间与上述开关部串联连接,具有电感成分;
第一电压检测部,在比上述电感部靠上述第一蓄电部侧的路径中检测上述导电电路的电压;
第二电压检测部,在比上述电感部靠上述第二蓄电部侧的路径中检测上述导电电路的电压;及
控制部,在上述第一电压检测部及上述第二电压检测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电压检测部的检测值下降到预定的异常值的情况下,将上述开关部切换成断开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第一蓄电部与第二蓄电部之间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导电电路)或与该导电电路电连接的部位发生了接地等,而在导电电路中产生了电压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将开关部切换成断开状态而实现保护。另外,电感部与开关部串联连接,因此在想要从任一个蓄电部经过电感部及开关部而流向接地位置的电流流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电流的增加速度。因此,能够抑制直至开关部进行导电电路的断开动作(保护动作)为止的期间的该蓄电部的电压下降,能够使由蓄电部的输出下降引起的不良情况不易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