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压电线的压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0474.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健;清水聪;川户进;金村崇;小谷哲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化成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41/087 | 分类号: | H01L41/087;G01L1/16;H01L41/09;H01L41/113;H01L41/193;H01L41/4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线 聚偏氟乙烯 电线 偏氟乙烯 系共聚物 压电体层 三氟乙烯共聚物 四氟乙烯共聚物 压电装置 线径 优选 制造 | ||
本发明的压电线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导电性线(11)和被覆导电性线(11)的高分子压电体层(12),高分子压电体层(12)含有β型聚偏氟乙烯系共聚物,导电性线(11)的线径为1.0mm以下。另外,上述β型聚偏氟乙烯系共聚物优选为选自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以及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细的压电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压电线的压电装置。
背景技术
压电元件是利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量、或者将机械能量转换成电能的物质即压电体的元件,利用其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量的逆压电效应,用于各种驱动器等,另外,利用其将机械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正压电效应,用于各种传感器、振动型发电元件等。
近年来,随着利用压电元件的装置的小型化等,向装置中安装的自由度高的电缆状的压电元件受到瞩目。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电缆状的压电传感器,其由内部导体、柔性绝缘体、含有压电体层和金属层的外部导体、以及柔性的护套构成,并且在上述压电体层中使用聚偏氟乙烯这样的高分子压电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16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00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可以作为压电体使用的聚偏氟乙烯为了显示强介电性,需要拉伸等复杂的后处理,在细的金属线等上被覆进行使用的情况下,难以在被覆后对聚偏氟乙烯实施拉伸等后处理。另一方面,还具有将聚偏氟乙烯形成为膜状、在进行拉伸后粘贴在金属线上进行被覆的方法,但金层线变细时,该方法也难以实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提供一种使用即使没有进行拉伸等后处理也显示强介电性的高分子压电体进行被覆而得到的极细的压电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压电线的特征在于,其是含有导电性线和被覆上述导电性线的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压电线,其中,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含有β型聚偏氟乙烯系共聚物,上述导电性线的线径为1.0mm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压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含有上述本发明的压电线。
另外,本发明的压电线的第一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含有:使β型聚偏氟乙烯系共聚物溶解在溶剂中来制备树脂液的树脂液制备工序;将上述树脂液涂布到导电性线上的涂布工序;将涂布了上述树脂液的上述导电性线加热、在上述导电性线的表面上形成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压电体层形成工序;以及在不拉伸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情况下对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进行极化处理的极化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压电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加热β型聚偏氟乙烯系共聚物使其熔融来制作熔融树脂的树脂熔融工序;利用上述熔融树脂被覆导电性线、在上述导电性线的表面上形成高分子压电体层的挤出被覆工序;以及在不拉伸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情况下对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进行极化处理的极化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使用即使没有进行拉伸等后处理也显示强介电性的高分子压电体进行被覆而得到的极细的高感度的压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压电线的一例的放大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压电线的其他例子的放大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压电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压电线的其他例子的放大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化成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邦化成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