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传送能量和/或测量电活动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0642.X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C.布卢梅尔;E.特里普;J.H.里克特;M.S.舒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多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球囊 第一区域 导管 第二区域 电活动 囊膜 远端 安置 测量 传送 连续血液 良好接触 管状部 脉管壁 伸展性 充胀 外部 流动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身体的管状部内传送能量和/或测量电活动的装置,包括导管和/或可充胀的球囊(12、112)和至少一个电极(15、115),其中该导管的包括至少一个电极(15)的远端(10)或者该至少一个电极(115)安置在球囊(12、112)的囊膜的外部。为了获得至少一个电极(15、115)与待治疗的脉管壁之间的良好接触以及连续血液流动,球囊(12、112)的囊膜的伸展性在至少一个第一区域(20、120)中小于在不同于第一区域(20、120)的第二区域(22、122)中,其中,该导管的包括该至少一个电极(15)的远端(10)安置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区域(20)中,或者该至少一个电极(115)安置在球囊(12、112)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122)中。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身体的管状部例如血管或管状器官如输尿管、肠、气管、肾盂、食道、耳鼻咽喉道中传送能量和/或测量电活动的装置,其包括导管和/或球囊和至少一个电极。
尤其应用于心脏/胸部区域的包括主动或被动电极的血管内导管是已知的,其可以被引入主静脉或主动脉例如股静脉中并从那里前行至心脏的各不同位置或者冠状血管。这些导管被用于呈现或激发心脏电活动或者除去显示出异常电活动的区域。作为消融治疗的后者被用作用于例如心脏节律障碍的治疗。
另外,导管目前被用来借助肾神经(肾丛)的神经调节获得血压降低。这种治疗基于以下假定,即位于肾动脉附近的交感神经股影响血压。已经发现,该神经的部分创伤造成持久的血压降低,并且这种治疗尤其对于治疗对传统药理学途径无反应或不再有反应的难治性患者是有前途的。
通过已知的用于传送能量和/或测量电活动的基于导管的装置,很难获得在导管电极和血管壁之间的可靠接触。另外,在去神经之前通过X光或电测量的壁接触检查只能以低精度实现。
为了实现此目的,例如可以采用如公开现有技术US8,548,600B2所述的可充胀的球囊,以便沿血管内壁方向移动电极的导管远端并固定在那里,其以螺旋形设置在球囊外部。但用于此目的的且在充胀状态下呈圆柱形的球囊倾向于完全阻断被治疗的血管,由此中断流至治疗位点后面器官的血流(例如肾动脉中的球囊中断流至肾的血流),这是不理想的。血管闭塞带来附加缺点,即,在此过程中血管内膜无法被血管中的血流冷却。这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损坏了内膜。
因此,目的是创造一种装置,其实现电极和血管壁之间的可靠接触,同时也避免上述缺点。
通过一种装置来实现以上目的,其中球囊囊膜的伸展性在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或区段中小于在不同于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或区段中,其中包含至少一个电极的导管远端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域中。
或者,以上目的通过如下装置实现,其包括可充胀的球囊和至少一个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安置在球囊囊膜的外部,其中球囊囊膜的伸展性在至少一个第一区域中小于在不同于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安置在该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内。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伸展性差异在此是如此设计的:在膨胀状态,球囊囊膜的在两个区域之间的基于球囊囊膜的径向高度差为至少0.5毫米,最好在1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从而例如在此位置上血流未被中断或者未被完全中断。
这例如是如此做到的,在球囊囊膜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采用了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就是说,第一材料被用于球囊囊膜的第一区域,而不同于第一材料的且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的第二材料被用于第二区域[弹性模量是假想应力,其会使试样杆弹性伸长至两倍长度(就是说应变)]。相比于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低,在相同应力下或者在球囊充胀时在相同压力下其长度变化越明显。
下表所列的材料可以被用于球囊的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
例如,PI和PU材料配对的使用得到约25:1比例的长度变化差异。
相同的材料以单倍壁厚用于第二区域并以双倍壁厚用于第一区域仍然得到了约2:1比例的长度变化差异,此时其余比例保持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多力公司,未经百多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